每经采访人员:张虹蕾 每经编辑:汤辉
探索宇宙 , 逐梦蓝天 。
卫星互联网是地面通信手段的重要补充 , 可有效覆盖海洋、沙漠、飞机等特殊场景 。 随着商业航天发展 , 不少国家都将卫星互联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 放眼海外 , SpaceX公司的Starlink卫星系统(也称星链计划)已经在北美开始测试;纵观国内 , 随着5G与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我国“新基建” ,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正加速落地 。
与行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 资本的态度也逐渐升温 。 今年11月下旬 , 卫星互联网企业银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轮融资 , 投后估值近80亿元 , 成为我国商业航天以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只独角兽 。 而在近期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专访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 。
徐鸣表示 , 投资人、商业机构对于卫星互联网赛道企业的支持 , 意味着商业航天的科创时代真正来临 。 在他看来 , 卫星互联网是一场科创革命 , 而在未来具体的商业落地过程中 , 并非速度比拼 , 而更考验在整个赛道的执行力和长期的耐力 。
文章图片
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谈对标“星链”:批量制造降低成本、进行大型星座管理系统建设
从产业构想到逐步落地 , 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故事让外界充满好奇 。
徐鸣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回忆 , “我在2011年的时候第一次做公司 , 当时还没有卫星互联网这种说法 。 当时我提出的定义是 , 卫星类似于浮在太空当中绕着地球轨道运行的计算机 。 需要有能源系统、动力系统、计算机、姿轨控制系统等 。 卫星在太空中可以根据它的轨道 , 调节位置、姿态、温度等 。 ”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变革 , 卫星互联网时代已至 , 而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亦有突破 。
无论是国外马斯克雄心勃勃的“StarLink” , 还是国内的天通卫星商用、鸿雁计划、虹云计划等亮相 。 这些事件都标志着卫星互联网建设已成为战略要地 。
徐鸣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 , 在Starlink Beta公开测试中 , 下载速度是102Mbps , 上传速度是40Mbps;银河航天内部开放测试中 , 下载速度是382Mbps , 上传速度是91Mbps 。
文章图片
Starlink卫星与银河航天首发星相关技术指标对比
尽管测试形式不同 , 但通过上述数据仍可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通过低轨卫星能够做出卫星互联网 , 并且能提供类似4G、5G网络连接;二是中国卫星互联网企业在技术层面足以与美国的Starlink对标 。
而在这个过程中 , 徐鸣认为 , 卫星互联网也通过改进设计、批量制造完成一场科创革命 。
“原来我们提太空基础设施 , 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遥不可及 , 但是利用技术革命 , 工业革命 , 最终能够提升卫星技术的能力 , 然后再加上下降的成本 , 能够把它价格与性能的比重降到现在的1% , 甚至更低的级别 。 ”徐鸣称 , 在Starlink之前 , 所有的卫星在全球的做法都是全手工打造 。 每一个卫星都类似于天上的一辆劳斯莱斯 , 成本非常昂贵 。 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建设不断提速 , 卫星由单件制作的方式开始转变为批量体系完成的方式 , 为真正推进商业化、真正意义上实现卫星互联网带来新可能 。
基于上述变化 , 银河航天也做出相应研发部署 。 徐鸣表示 , 接下来 , 银河航天将在南通重点打造新一代卫星智能制造超级工厂 , 向年产300~500颗卫星迈进 , 该工厂建成后将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首条对标“星链计划”——具备低成本、批量化制造新一代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智能生产线 , 有望把中国新一代卫星批产能力和美国的差距缩短到两年内 。
与此同时 , 在卫星互联网的建设过程中 , 大型星座在轨管理 , 以及基于大数据一系列的运维工作也至关重要 。 徐鸣表示 , 一颗星在天上和N颗星在天上 , 其实是两回事 。 每一颗卫星在太空就是一个计算机 , 计算机联网之后 , 形成大数据网络 , 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完成对整个网络的管理的难度也不容小觑 。
谈商业落地:不是拼速度 , 而是拼执行力、耐力
通过技术革命降低卫星制造成本、提升运维管理能力 , 是实现太空联网的基础设施 , 亦是卫星互联网商业化的新开端 。
但挑战也不容小觑 , 徐鸣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科创时代面临的新挑战是:卫星互联网如何实现商业化?
从市场现状来看 , 目前 , Starlink已经在美国有商业订单落地 。 Space X的官方的数据显示 , Starlink在2027年预计能够服务超过一千万用户 , 营收100亿美元 , 2031年预计营收247亿美元 。 徐鸣认为 , 上述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卫星互联网未来变现能力 。
从行业层面分析 , SIA研究报告显示 , 2022年全球互联网服务市场约1.5万亿美元 , 全球卫星服务业收入为1265亿美元 , 约占全球互联网市场8% 。 而根据2019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SIA、华泰证券研究所等数据 , 中国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总体产值将超4000亿元 。
文章图片
在徐鸣看来 , 随着技术的迭代、工业批产能力提升 , 卫星单价能够快速下降 , 未来国内卫星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也值得期待 。
文章图片
而在具体技术应用层面 , 业内有种提法为“5G+卫星互联网=6G” 。 对于这一说法 , 徐鸣表示 , 卫星互联网不仅仅是通过卫星连接 , 更重要的是代表基础网络连接能力 。 目前 , 无论是SpaceX建设的星链计划还是国内卫星互联网计划 , 都是基于毫米波开发业务和进行运营的 。 未来商业卫星带宽资源需求仍会继续增长 , 低频段的资源也会日趋拥挤 , Q/V/Ka等频段作为毫米波频段中最适合开展卫星通信业务的频段 , 拥有的带宽更宽 , 单个关口站可管理更多的用户波束 , 这也是有效减少地面关口站数量、控制系统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 因而 , 在卫星互联网的商业化运营中 , 基于毫米波技术应用的不断探索 , 将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
基于市场变化、行业需求、技术路径之上 , 商业逻辑、商业模式也是卫星互联网商业化中的必要要素 。 那么 , 目前中国卫星互联网如何去做?
对此 , 徐鸣表示 , 当前的现况是中国民营卫星公司只有一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在轨运行 , 商业化才刚刚起步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符合实际的商业逻辑是:卫星互联网是长期行业 , 不是能够短时间终结的战斗 。 类似于发展十几年的移动手机市场 , 目前战斗仍未结束 , 新品牌仍在快速崛起 。 卫星互联网的赛道很长 , 不是说开始有多快 , 而是考验在该赛道是否具备长期的执行力和耐力 。
徐鸣预测 , 未来至少会有两家全球性的卫星互联网公司 , 一家是美国的Starlink , 一家是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公司 。
目前 , 中国卫星互联网领域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 , 各个企业可通过联盟、合作的方式形成技术积累 , 持续探索商业价值 , 激活商业模式 。
文章图片
银河航天首发星在轨模拟图
图片来源:银河航天供图
谈二次创业:商业航天需要理想主义 , 但更要知行合一
事实上 , 商业航天是徐鸣的二次创业 。 此前 , 徐鸣和合作伙伴创立猎豹移动 , 在互联网领域不断探索 。 2018年 , 徐鸣辞去猎豹移动总裁职务 , 在银河航天公司开启再创业模式 。
作为一个跨界创业者 , 徐鸣回忆 , “我在哈工大读书的时候 , 其实并不了解航天 , 当时我喜欢的是软件 , 这也是后来联合创办猎豹移动的原因 。 2011年 , 公司业务转型和商业落地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 恰好一部关于哈勃望远镜的纪录片无意中闯进了我的生活 , 这是我最初与航天接触的过程 。 ”
后来 , 徐鸣的思路逐渐清晰:现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话 , 而是掌上的移动电脑 , 哈勃望远镜也不过是漂浮在太空 , 利用太阳能供电、进行照相的大型计算机 。
2015年 , 徐鸣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美国做科技方面的调研 。 与此同时 , 国内商业航天的环境日益成熟 , 政策红利驱动民间资本参与航天科研生产 , 技术可行性、人才流动机会带给商业航天赛道更多可能 , 让他决定创立银河航天 。
【互联网|专访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卫星互联网是一场科创革命 商业落地不是拼速度】
文章图片
2020年1月16日11时 , 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成功
图片来源:银河航天供图
“作为一个二次创业的人 , 我完全知道创业的艰难 。 ”在他看来 , 航天产业的发展 , 本质上要解决的是航天到底能提供什么价值的服务的问题 。 他创立银河航天的初心就是因为一个使命:发展航天科技 , 真正地服务人类社会 , 为社会提供航天科技的价值 。
但徐鸣同时提醒称 , 大梦想很重要 ,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盯着这个大目标 , 忘了自己的脚下 , 所以还要活在当下 。 “做商业也好 , 做技术也好 , 要时刻把握这个行业的动态 , 敏锐变化 , 同时更需要专注 , 长期努力 , 坚忍不拔 。 只有做到知行合一 , 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理想主义者、实干家、创业者、梦想家 。 ”
另一方面 , 在跨界创业中 , 如何融合互联网文化、航天文化 , 也是徐鸣深度思考的内容 。
在徐鸣看来 , 过去两年时间里 , 来自传统航天领域的人才完全换了一种全新工作方式 , 开始尝试互联网式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对于此前从事互联网科技的人才来说 , 这相当于进入一个新领域 , 将晦涩难懂的航天科技转化为“简易输出” , 赋予其新的活力 。 让不同人才从不同角度看待同样的问题 , 这是银河航天创新的内在基因 。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
- 炼金术|元宇宙炼金术|专访三体宇宙CEO:三体有形成独立元宇宙的可能
- 互联网|首儿所互联网医院办公区启用 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互联网|两极反转!周鸿祎竟然开始拥抱元宇宙,把元宇宙分五派!三六零是哪一派?
- get|这些互联网领域重磅热词你get多少
- 炼金术|元宇宙炼金术|专访英伟达开发平台副总裁:元宇宙平台怎么建
- 电气电子产品|互联网营销师等35个职业有了新技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