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余鹏鲲:说好的奔月计划,其他国家为何集体掉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11月24日夜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尾焰照亮了黑夜 , 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直奔月宫 。 人类就是这样 , 用自己有限的光明去追求永恒的、更大的光明 。 嫦娥五号的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从光明走向光明的又一里程碑 。
除了高兴 , 还有网友做了一些回溯和总结的工作 。 他们惊喜地发现 , 和任何一项我国的重大工程一样 , 嫦娥五号的发射是无数科研工作者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结果 , 体现了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定力 。
早在2004年2月 , 国防科学工业技术委员会领导对外宣称: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 将分“绕”“落”“回”三步 。 具体计划是:
【其他|余鹏鲲:说好的奔月计划,其他国家为何集体掉队?】3年内 , 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 , 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
6年内 , 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 , 展开巡视探测 。
2020年之前 , 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
以上内容出现在2005年的一份《科学发现报》上 , 之所以2005年的报纸报道2004年的消息 , 是因为2005年前后世界各国航天界掀起了一股月球探测热 。 很多国家纷纷表示 , 要在2015-2025年间将有人或无人的航天器送上月球 , 而这则短讯则将各国的航天计划汇总到一起 。

其他|余鹏鲲:说好的奔月计划,其他国家为何集体掉队?
文章图片

《科学发现报》记录的各国计划
2020年末 , 中国的月球无人采样探测器已经成功从月球上收集到样品 ,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 , 很快就要返回 。 中国人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 实现了使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表面采样返回的设想 。
当时计划在2020年前探月的这些国家 , 都没能完成预定的目标 。 那些计划时间在2025年前的国家 , 迄今为止大多仍然缺乏足够的准备 , 按时完成目标的难度非常大 。 网友们还发现 , 有些国家的计划完成时间似乎永远在推迟 , 真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冲向月球 。
总之 , 在这次迈向月球的集体赛跑中 , 中国赢得了比赛 。 奇怪的是 , 其他国家为什么就这样集体掉队了呢?
看人挑水不吃力 低估了探月工程的难度
月球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大型天体 , 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夜空中 , 似乎伸手可及 。 另一方面 , 人类通过近60年的航天探索 , 现在几乎每周都有卫星升空 , 中国这样的航天大国自然不必多说 , 哪怕是私人企业 , 也有涉及卫星发射的 。
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航天器送到月球表明并成功返回是一件简单的事 , 事实上 ,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7月31日就点火发射了 , 比嫦娥五号整整提前了近3个月 。
探月之所以这么难 , 首先是需要复杂的变轨和轨道转移 。 探测器需要先由地球同步轨道向损失能量最小的一条地月转移轨道机动 。 由于地月距离相对较近 , 探测器没有这么多调整的机会 , 稍有不慎就会坠毁 。 为了成功实现这一点 , 需要有极其精密的仪器和非常高精度的算法才行 。
同时 , 探月的成功需要战略重器的支持 。 类似于核武器、核潜艇、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等战略重器 , 凝聚着一个国家顶尖科学家的心血 , 是顶级工业生产能力的结晶 。 不同国家之间 , 有几十年的代差非常正常 , 是只有少数国家能够掌握的大国重器 。
高运力的大火箭就是这样的战略重器 ,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 , 被网友们戏称为“胖五” 。 因为它芯级有5m , 从外观上看要比传统的长征系列粗一些 。 这个胖字就是对长征五号外形的调侃 。

其他|余鹏鲲:说好的奔月计划,其他国家为何集体掉队?
文章图片

粗壮的外形是长征五号的一大特征
外形的这种“胖” , 也意味着有效载荷大 , 而有效载荷大又意味着能送入太空的装备数量有保证 , 变轨动力足 , 安全系数高 。 尽管航天发射是减少重量的艺术 , 巧妙的设计可以在工业水平相似的情况下 , 稍微减少发射重量 。 但总得来说 , 有效荷载越大的火箭对确保发射成功越有利 。 另外长五要应用的新技术太多了 , 包括两种新研的大推力发动机 , 以及为液氢液氧准备新燃料箱 。
在这么多难题需要攻克的情况下 , 有些国家的计划无疑是过于乐观了 。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笔者认为和这些国家在航天领域技术积累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 而积累不足 , 往往就会对复杂技术的难度估计不足 , 出现“看人挑担不吃力 , 自己挑担压断脊”的现象 。
2007年印度也提出了“三步走”的探月计划 。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探月器 , 第二步是将宇航员送上太空 , 第三步是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 对于印度这个计划 , 笔者想起了将大象放进冰箱的段子 。 认真思考印度的这个计划 , 每个人都会发现其中的荒谬 , 这三步完全可以独立成三个计划 , 彼此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弱 。 在中国 , 这三个过程就是分别由不同计划完成的 。 强行将其捆绑在一起 , 将会干扰到各个部分的实现 。
有意思的是 , 当时印度计划2015年将宇航员送入太空 , 并在2020年将他们送上月球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奈尔当时还多次狂言 , 印度实现载人登月梦想指日可待 , 不存在技术障碍 。

其他|余鹏鲲:说好的奔月计划,其他国家为何集体掉队?
文章图片

印度当年的狂言现在已经有了反讽的意味
要知道 , 中国早在2003年就将宇航员送上太空 , 到2020年才顺利开启月球采样探测 。 而印度的这份计划是2015年才实现载人航天 , 仅仅五年 , 到2020年就准备进行载人奔月了 。
如此大胆的计划 , 恰恰说明印度航天缺乏积累 , 大量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航天事业发展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 。 大量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 脱离客观规律的狂热计划往往欲速则不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