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 , 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 , 由1个主论坛 , 9个线下分论坛 , 4个线上分论坛组成 , 议题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学、教学评价等诸多领域 。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探讨智慧教育发展】其中 ,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讲话中提出新技术赋能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转换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 , 推动一场贯穿“教、学、管、评、测”全空间、全维度、全场域的大变革 , 实现对传统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 , 逐步形成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新生态 。 准确把握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 要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 深入一线研究实践 ,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 , 面向新时代新要求 , 当前的教育评价难以帮助解决现阶段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 也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 。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评价变革带来了新的可能 , 科技赋能教育评价 , 是推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服务我国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强大推动力 。 董奇教授还在致辞中向国家相关部委、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企业 , 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发出倡议 , 共同推进“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建设 , 为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
面对新形势 , 应对新需求 , 如何加快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主持的“教育未来、因A.I.而能”主题论坛上 ,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顾明远就“后疫情时代 , 未来教育的走向 , 学校和老师如何应对”做出了阐述 。 他提出 , 首先 , 教育观念要转变 , 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 坚持“健康第一” ,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其次 , 加强教育信息化 , 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第三 , 吸取这次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经验 , 真正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第四 , 老师需抓住教育内容的重点 , 并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和心理 。 此外 , 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科学教育 , 改善学校管理 。
另外 ,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作了题为《虚拟现实:教学的新型支撑平台》的报告 , 以医学教学为例 , 介绍了模拟仿真教学如何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知教学内容并进行操作实验 。 他指出 , VR技术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基础 , VR+教育的发展 , 会出现大量VR教育教学应用系统 , VR与AI、大数据与互联网5G等将共同支撑智慧教育的发展 。 同时 , 赵沁平院士也提出VR模型可信性、VR课程教学的特点、可达到的效果与需求分析 , 以及人工智能与VR结合的可行性等10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