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云IoT“擂台” , 腾讯阿里都很能打
王亮
2020-12-12 11:06:11
腾讯云IoT设备接入数量如今已经接近一亿 , 明年预计会有200%的增长 。
腾讯云物联网产品总监周佳鑫 。 图片来源:腾讯
最近两天 , 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公司的IoT业务都有了新进展 。
12月10日 , 在腾讯云IoT生态峰会上 , 腾讯云旗下面向物联网行业提供的一整套C to B开放平台服务产品的“腾讯连连”以及物联网开发平台IoT Explorer实现升级 , 将通过聚合腾讯云内多个产品能力以及腾讯体系内多个生态资源 , 面向消费和产业两大物联网赛道 ,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AIoT能力 。
11日 , 阿里云AIoT举办首届渠道大会 , 亦推出了7款重点产品 , 包括阿里云Vlog、阿里云AIoT客流分析产品、阿里云佩戴式视音频摄录智慧一体机、消控宝安消一体机、阿里云知位停车、园区产品解决方案及教育产品解决方案 。
2018年以来 , BAT等互联网公司、手机厂商、家电企业、三大电信运营商都相继入局物联网领域 。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oT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 , 到2020年底 , 全球217亿个活跃连接设备中 , 将有超过117亿的IoT设备连接 , 物联网(联网汽车、智能家居设备、联网工业设备)数量首次超过非物联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脑) 。
IoT Analytic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nudLasse Lueth预计 , 到2025年 , 将有超过300亿个物联网连接 , 平均每人将近4个物联网设备 。
另外 , 根据GSMA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 , 到2025年 , 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物联网终端用户市场 , 用户数将接近8亿 , 占全球移动连接数的50% 。 从市场规模来看 , 数以百亿甚至千亿设备接入网络 , 带来了物联网市场高速发展 。 今年3月GSMA发布的《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 , 全球物联网收入未来几年将增加3倍以上 , 由2019年3430亿美元 , 增长到2025年的1.1万亿美元 。
物联网观察人士杨剑勇对时代财经表示 , 伴随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联网软件(包括应用程序 , 分析软件和物联网平台)部署到云端 , 在未来几年 , 物联网作为信息科技产业最大风口 , 对于提供云服务的巨头们来说 , 积极入局跑马圈地 , 以此抢夺时代制高点 , 围绕物联网这条赛道 , 相信竞争会愈演愈烈 。
腾讯IoT设备接入量接近一亿
腾讯云物联网产品总监周佳鑫在接受时代财经等媒体采访时透露 , 腾讯云IoT设备接入数量如今已经接近一亿 , 明年预计会有200%的增长 。
周佳鑫说 , 腾讯已经储备了非常多的客户 , 这些客户现在还用这个平台去做开发 , 但设备还没有到量产的阶段 , “我们相信这个工作是迭代推进的 , 类似滚雪球一样 , 越滚越大 。 ”
2018年9月 , 腾讯宣布第三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 , 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 提出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的战略 。 2019年7月 , 腾讯云对外发布了物联网开发平台IoT Explorer , 当年 12月 , 腾讯云首次举办IoT生态峰会 , 旗下C to B产品腾讯连连亮相 。 “腾讯连连”提供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面向消费者的应用入口 。 用户可以通过这款小程序实现一键控制不同厂商、不同协议硬件产品 。
腾讯云副总裁王峰在本次腾讯云IoT生态峰会上介绍 , 腾讯云物联网生态战略最核心的使命就是通过开放一个连接12亿人的中立且开放的物联网平台 , 全面支持合作伙伴能力的发展和业务的提升 。
具体来说 , 腾讯将物联网划分成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 。 在消费物联网领域 , 腾讯云将基于微信开放生态 , 提供便捷的C端消费物联网应用入口“腾讯连连”小程序 , 以及一站式的AIoT能力和内容输出 , 助力各行业领域生态合作伙伴提升产品用户体验 。
面向产业物联网 , 基于IoT Explorer物联使能服务 , 比如微保服务 , 医疗健康等 , 与更多物联网行业SaaS应用进一步融合 , 为设备制造商、物联网应用开发商 , 提供基于腾讯生态的物联网应用一站式开发服务 , 输出更多适合垂直场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
周佳鑫介绍 , 腾讯在整个IoT领域相对其他厂商起步较晚 , 最开始聚焦的点在设备连接的能力上 , 因此腾讯云去年发布了很多产品 , 包括从云端连接服务的能力、设备端连接到云端的能力、网络侧提供网络保障的能力 。 但在今年 , 腾讯更关注设备完成连接能力后 , 能为用户创造什么 。
场景化是今年腾讯云IoT工作的关键 。 “我们跨部门打通了QQ音乐、微保、微信支付、腾讯地图、腾讯健康、微众银行等众多主体 , 使其与腾讯云IoT高效融合 , 在腾讯云IoT的工作流中 , 以统一平台化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 。 ”周佳鑫说 。
对于腾讯云IoT与其他厂商的区别 , 周佳鑫介绍 , 当企业的设备连接到云后 , 下一步要和用户结合 , 需要落地到具体的场景中 , 腾讯除了关注设备连接外 , 更关注连接之后与人产生的场景化服务 。
根据腾讯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 , 腾讯微信及WeChat月活跃用户达12.1亿 , 同比增长5.4% 。 周佳鑫认为 , 腾讯的优势就是可以快速触达用户 , 包括C端和B端 , 还有大量的内容型产品 。 “这些内容整合到IoT里面可以场景化 , 我们认为这一块是今年做得最大的差异化 , 也是一个亮点 。 ”
入局更早 , 阿里云侧重基础设施
与阿里云相比 , 腾讯云IoT设备接入数量远远落后于阿里云IoT设备接入数 。
早在2019年1月 , 阿里云就宣布旗下生活物联网平台(飞燕平台)连接数已经过亿 , 平台连接的智能设备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100多个品类、2000多个品牌 。
在合伙伙伴上 , 目前腾讯云体系内有8000多生态伙伴 。 而截至2019年9月时 , 阿里云的物联网生态已经有1万多合作伙伴 , 涵盖独立软硬件开发商、嵌入式制造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等 , 提供超过2万个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应用 。
这也源于阿里入局物联网领域的时间较早 。
早在2008年 , 阿里就制定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 , 建立起以飞天操作系统为基础的云服务平台 。 这为阿里IoT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阿里在2017年4月成立阿里云IoT事业部 , 2018年3月的云栖大会上 ,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正式宣布 , 阿里巴巴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 。
在12月11日的首届渠道大会上 , 阿里云宣布启动AIoT伙伴计划 。 阿里云AIoT产品总监何云飞表示 , 阿里云AIoT从应用智能化、IoT基础设施云化和设备智能化 , 通过云边端一体的基础设施 , 为整个物联网行业带来一场智能变革 。
相比腾讯云更关注连接之后与人产生的场景化服务 , 阿里云始终将重心放在更为后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
【产品|这届云IoT“擂台”,腾讯阿里都很能打】阿里云AIoT渠道运营高级专家赵秋航表示 , 阿里云IoT有自己明确的定位 , 即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者 。 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三大问题:第一 , 提供开放、普惠的IoT连接平台;第二 , 提供强大的AI能力;第三 , 实现云 , 边 , 端一体的协同计算 。 其核心能力是基于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 , 但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这个能力需要无缝延展到更靠近端的边缘计算上 。
今年5月 , 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2020全球物联网平台竞争格局报告》 , Gartner对上百家科技公司进行分析 , 从产品格局、技术优势、生态布局等视角和维度进行对比 , 最终筛选出十家企业 , 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依次位列前三 。 在国内的企业中 , 只有阿里云入榜 。
Gartner认为 , 阿里云的竞争优势在于 , 它能将阿里巴巴集团的生态系统和能力(如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等)整合到其物联网解决方案产品和市场进入策略之中 。
对于各大公有云物联网平台的差异 , 在IDC推出的《中国公有云物联网平台2019年厂商评估》中 , 厂商在物联网平台的设备管理、连接管理方面差异较小;应用使能方面(通过平台的AI、大数据等能力加速用户的物联网应用开发)有一定差异 , 不同厂商在AI、大数据、定位服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能力整合方面各有特色;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差异较大 , 尤其是在物联网应用市场、开发者支持、合作伙伴赋能等方面 。
IDC中国研究经理卢春生表示 , 各大物联网平台在持续提升物联网平台能力、改善技术支持服务的同时 , 也强化与OEM厂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独立开发者的合作 , 扩展生态体系 。 他说 , “中国物联网平台市场已逐步从平台能力竞争转向生态体系竞争 。 ”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