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千亿泡泡玛特被“狠狠打赏”,只有王宁看透年轻人本质?
来源:财视传媒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千亿泡泡玛特被“狠狠打赏”,只有王宁看透年轻人本质?】辛巴被立案调查 , 直播不是法外之地
12月8日 , 据消息称 , 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辛巴带货假燕窝立案调查 , 重点产品是相关公司售卖的燕窝 , 其售卖的其他产品也在调查范围之内 。 由于主播、品牌、生产厂家涉及多个地区 , 所以调查取证还在进行中 , 尚未有结果 。
文章图片
图1/5
11月4日 , 在辛巴公司辛选旗下的主播"时大漂亮"的直播间推广和售卖的燕窝被抖音某用户质疑全是水、没有内容物 。 随后此事被迅速推上抖音热点 。
11月19日 , 微博博主王海发布该款燕窝产品的检测报告 , 话题#辛巴所售燕窝被王海检测为糖水#登上热搜 , 目前该话题已经有近9亿阅读 。
文章图片
图2/5
看看他出事后快手粉丝的评论震惊三观 , 粉丝大都不要求赔偿 , 甚至觉得辛巴被冤枉了 , 感觉辛巴很可怜 , 这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吧?
网红为了追求利润 , 售卖假货、劣质产品 , 确实需要严加整治 。
10月15日 , 上海相关部门通报了一起售假案 , 案件的主人公正是一位“网红” , 第二天这次事件登上微博热搜 , 很多网友觉得网络直播该好好整治一下了 , 好多网红也都仗着自己的人气 , 在直播间售卖假货 。
直播带货也要有规矩 , 对严重破坏市场的主播加大处罚力度 , 或者设立黑名单 , 多少年内不允许进入直播带货行业 , 情节严重者终身不允许带货 。 希望网红主播们爱惜自己的羽毛 , 向打造自身的个人品牌长线运营的方向努力 , 慎重选择直播带货选品 。
张一鸣卧底游戏群抓员工上班摸鱼?
12月9日 , 张一鸣在内部游戏群质疑员工上班时间水群的截图流出 , 随后字节跳动辟谣没有那封信 。
文章图片
图3/5
12月9日下午3点 , 吃瓜路人还在讨论张一鸣好奇大家有时间在上班时间聊游戏的事 , 到了下午6点 , 这事就在外网讨论起来了 , 等到了晚上 , 就上了微博热搜 。
小财一时搞不清楚谁是赢家 , 难道是互相成就?截图里张一鸣明示上班时间不禁止偶尔闲聊 , 也没有明令禁止水群这件事 , 更没有斥责当事人 。 反而一来二去 , 路人都知道有飞书了 , 也都知道有lark这个东西 , “原神”游戏也火了 , 大家也知道字节跳动这个公司工作氛围好了 。
这是特大公关事件呀 , 还以为他们是为了推游戏 , 最后看来皆大欢喜!
京东健康上市 , 互联网医疗领域 “天下三分”
12月8日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上市了 , 募资额达267.57亿港元(约合34.5亿美元) , 市值冲破3400亿港元 , 超越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 。
文章图片
图4/5
京东健康是在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后 , 京东打造的第三大战略级独立业务 。 模式上 , 京东医疗致力于“医药联动”的体系建立 , 即从医到药 , “医”为“药”供应源源不断的优质流量 , 而“药”为“医”创造更多的需求 , 具体而言 , 医药零售上的许多买家也都是潜在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领域的客户 , 京东健康有机会将这些优质客户引流至在线问诊等专业医疗服务上 , 而医疗健康服务也可对零售药房进行反哺 , 还有机会将客户延伸至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等医疗管理服务领域 , 进而打造成成“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闭环 , 产品及服务覆盖医药健康实物全产业链、医疗全流程、健康全场景、用户全生命周期 。
据招股书披露 , 京东健康目前已经实现盈利 , 未来 , 京东健康将依托京东供应链及自营物流优势向下沉市场发力 , 致力于“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健康管理企业”的愿景 。
京东健康港股上市 , 让京东集团再迎高光时刻 , 也证实了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医疗未来还极具潜力 , 在资本及政策利好的东风下 , 以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三巨头为代表的“三国杀”正式上演 。
泡泡玛特上市 ,上演“低开高走”的十年创业故事
最近 , “重磅新股”接连登陆港股 , 本周除了京东健康 , 素有“潮玩第一股”之称的泡泡玛特也于12月11日挂牌上市 , 定价每股38.50港元 。 开盘后 , 其股价迅速拉升到77港元 , 市值一度突破了1000亿港元 。
文章图片
图5/5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泡泡玛特似乎是一家年轻的公司 , 可实际上泡泡玛特已经成立十年了 , 之所以给人们造成这种印象 , 是因为泡泡玛特从2015年转型做盲盒之后才开始踏上腾飞之路 , 尤其在近年 , 被认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泡泡玛特几乎被资本捧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
王宁做客财视传媒旗下尚品新消费《新消费百人》节目
创始人王宁大学即开始了创业之路 , 2010年时成立泡泡玛特 , 很长一段时间 , 公司的定位都是销售文具、家具等生活创意品的综合零售 。 如今 , 泡泡玛特在中国开设了100多家零售门店 , 在62个城市安置了一千多家机器人商店 , 推出了Molly等爆款盲盒产品 , 今年双十一还在天猫创造了1.42亿的销售业绩 。
翻开招股书 , 会发现泡泡玛特不仅赚钱多 , 更是赚钱快:2017年 , 泡泡玛特的净利润是160万元 , 2019年则是4.51亿元 , 两年翻了288倍 。 即便是疫情严重的2020年 , 它在上半年也赚了1.41亿 。
虽然泡泡玛特不是“盲盒”的创始者 , 但它却向中国市场展示了这种形式的商业潜能 , 未来除了盲盒 , 泡泡玛特将在国际化、多种娱乐业态上进行发力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