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第三方机构预测 , SRT的产品会打破美日厂商的垄断 , 带领中国在软体机器人领域抢先“登顶” , 而目前公司的整体销量早已达到全球第一 。
除了柔性夹爪以外 , 软体机器人在外骨骼方面也大有作为 。
2018年 , 同样来自哈佛大学的Connor Walsh教授研发出一款可穿戴的康复软体机器 ,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康复或是作为辅助设备长期穿戴 。
文章图片
这种新设备启发了许多传统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开始加入到软体机器人的研究中来 , 例如日本的Cyberdyne、美国的Ekso Bionics Holdings等公司 , 这些老牌机器人企业希望从软体机器人入手 , 大大减少传统外骨骼的笨重形象 。
但目前来说 , 真正的软体机器人依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 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
而从实际应用上来看 , 软体机器人也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刚性机器人 , 两者互有所长 , 各自都有擅长的领域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电影里的“大白” , 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
推荐阅读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技术|悦鲜活高端瓶装鲜奶市占第一 科技驱动营养再升级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 Windows|微软解释在Windows 11上为何部分驱动可追溯到1968年
- 驱动|仅149元 一块网卡轻松搞定 台式电脑也能连接Wifi6网络
- 产品|高视医疗:领先的眼科器械全线解决方案提供商,多维驱动构筑护城河
- 公司|欧普照明:将GaN(氮化镓)技术应用于照明驱动电源上
- Linux|Linux 5.17将引入修复x86平板电脑问题的新驱动程序
- 智能汽车|22个月,数据驱动“新型终端”驶上新赛道
- 疫情|华为笔记本首次搭载超级终端 以智慧化驱动PC重回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