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雪梨没能“熬过”双十二( 五 )


为了降低风险,不少MCN机构尝试打造红人矩阵,试图“将鸡蛋放进多个篮子里” 。“对于大多数MCN公司而言,它们通常采用的操作方法还是大量挖掘和发现有潜力的素人主播签约,发现有潜力发展起来的达人就侧重资源加以培养、投资,并以此获得他们带来的流量和收益 。”伍岱麒表示 。
但打造网红矩阵的营销成本高昂,能否成功也具有不确定性 。仍以如涵控股为例,自2017年开始,如涵控股就签约了上百位网红,这也导致公司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 。据了解,2018年,如涵控股的毛利润约有3亿元,而当年的履约费用为1亿元,KOL推广营销费用为 1.46亿元,综合管理费约 1.3亿元;当年净亏损7235万元 。但是,耗费巨大成本后,如涵控股最终还是没有造出“第二个张大奕”,只得放弃培养头部网红的想法,转而扶持腰部网红 。
打造雪梨、张大奕一样的网红到底要花多少成本?电商分析师庄帅认为,“打造千万粉丝级别的淘宝网红,没有明确标准,但从投入的资金、时间和团队规模做一个简单的测算的话,一般需要投入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的资金规模、花上两三年左右的时间、需要20人以上的团队 。”不过他认为,相较于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更难的是机遇和运气,随着直播电商进入寡头垄断时代,机构要再造一个头部网红的难度正在越来越大 。
在疫情之后,直播电商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年,直播电商的市场规模才190亿元;但据预测,2022年中国电商直播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5万亿元 。
网红主播们拥有众多的粉丝和流量,但他们的生命力也十分短暂,且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翻车”的危险,容易被流量反噬 。对此,张毅认为,“目前MCN机构的成功有其幸运的一面,但它们的企业管理水平也有待继续提高 。此外,MCN机构也可以向新技术和趋势看齐,例如近两年诞生的虚拟偶像,它们有着阳光正能量的形象、人设稳定,也符合新生代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需求,这会是MCN机构未来的巨大机会 。”
访问:
京东商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