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短视频兴农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 ,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 “三农”领域与电商、直播、短视频等快速结合 , 农村和农人以朴实又充满活力的面貌出现在各大新媒体平台 。 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快速、互动的沟通方式 , 特别是易操作、易分享的短视频 , 以其原生态的现场感和广泛的用户黏性推动了扶贫兴农的新业态、新气象 。
短视频扶贫兴农的直接价值在于连接 。 连接可以使过去由于信息垄断、价格垄断、市场垄断、渠道垄断造成的农村经济流通藩篱被极大消减 , 促进信息、人员、产品流通 , 对于供需双方的对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 短视频不仅连接起买方和卖方 , 更激活了长久以来缺乏稳定性和多业态支撑的农村市场 。 农民种植养殖很辛苦 , 凭一己之力把劳动所得换成经济效益更是艰难 , 关键就在于:个体农户面对市场时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 农村缺乏被了解、被认识、被信任的稳定渠道 , 农产品缺乏多样化的分销和传播形态 。 短视频则为农户提供了产品拍摄、网店引流、直播带货、品牌塑造、爆款打造、网红培训等一系列“轻量再造”的商业环节 , 为相对脆弱的农业实体经济塑造了便捷有效的护航“软件” , 用较低的投入为农民和农村经济赋能 。
短视频扶贫兴农的深远价值在于看见 。 首先是农村新貌被城市看见 。 截至2020年3月 , 我国有农村网民2.55亿 , 仅占网民总量28.2% , 这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并不相称 。 短视频的即时、在场、感染力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种失衡 , 新一代农人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有了更真实、更快捷、更多元的呈现 。 我们在短视频中看见乡村 , 也看见对宁静、质朴、绿色传统生活的向往 , 看见在快节奏生活中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 促进了观念的碰撞、沟通的达成和文化的反思 。
【垄断|短视频兴农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 , 农人也被自己看见 。 短视频的拍摄者们用最平实的口吻、最接地气的语言跟身边人唠嗑 , 在展现自己生活场景的同时也在调整着屏幕内外的关系和情感 。 短视频虽短 , 但一个个短视频衔接起来 , 就是新农人探索新生活的心路历程 。 乡村建设的主体是人 , 人心安、有归属感 , 才能在新农村乐土上创造生活 。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 , 新农人亟待解决的不仅是眼前的生计 , 更是如何建立起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 以充足的内生发展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离不开经济上自立自足、精神上自在自强的新农人 。 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开启了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再造 , 这种开放和共享的理念还将迭代下去 , 激活更多的连接、创造更多的看见 , 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能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