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华为手机世界第一 , 格力世界第二"、"一年销量1亿台" 。
近日 , 格力商城低调上线了一款名为大松品牌的5G手机 , 根据格力内部此前对于格力手机的规划 , 大松品牌将为未来格力手机品牌主体 。 因此 , 此次发布的5G手机正是格力的首款5G手机 , 这距离格力上次发布新机已经足足两年的时间 。
去格力 , 上大松
2015年 , 格力手机在董小姐的大肆宣传下 , 高调上线 , 董小姐更是给格力手机立下了许多宏伟的flag 。 自此之后 , 格力一代、二代、三代等其它系列的手机不断发布 。 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 , 格力在手机行业已经厮杀了整整5年的时间 。 但却没有一个爆款的格力手机出现 , 通过对有统计渠道的销售数据分析 , 五年来格力至今所有的累计手机销量也仅在几十万的量级 , 这还包括格力内部员工年终奖的福利手机 , 以及部分捆绑销售出去的手机产品 。
【手机|“好手机”,格力造】这样的体量放在竞争激烈的手机江湖中 , 可以忽略不计 。 但即使如此 , 在董明珠看来 , 格力做手机还谈不上失败 , 只是销量不好而已 , 笔者想说 , 有格力主业的利润支撑 , 这种计算逻辑下 , 即使新品只销售一部 , 也不能说它失败 。
此次发布的大松品牌的5G手机 , 虽然上线对外销售已有一定时日 , 但也仅有几百部的销量 , 它的结局恐怕和前几代格力手机结局没有太大的差异 。
大松5G手机从各项配置参数来说并不算太弱 ,但相对较高的定价让它在5G手机市场中可以说丝毫没有竞争力 , 笔者认为 , 无论是曾经的格力品牌还是如今的子品牌大松 , 格力根本没有做成功智能手机的基因 。
董明珠曾说:"格力造的手机可以让使用者三年不换 。 "这种做智能手机产品的思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错误的 , 苹果能登顶全球智能手机利润中心 , 很大的原因就是消费者不惜一切带来、不做任何的思考的用新品迭代手中旧产品;小米6用户因迟迟不换手机 , 在媒体上还被称为小米钉子户 , 智能手机虽然是电子产品 , 但从当下的消费频率来看 , 它就是电子快消品 , 产品不仅要质量过关 , 受消费者欢迎 , 还应有足够的卖点让消费者快速替换 。
因此 , 它本质上和格力主业空调是完全不一样的 , 空调这种家用大型电器产品 , 绝对的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 这两点格力的空调产品都具备了 , 所以它成功了 。 但不具备任何做成智能手机的要素 , 因此格力手机不可能搅动智能手机行业这个红海 。
格力为何执着于手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手机已经被看成是整个智能加居行业的一个中心控制入口 , 从手机行业到家电行业 , 几乎已经默认了这个潜规则 , 因此做手机的在跃跃欲试着家电产品 , 做家电的同时也在宠宠欲动的尝试着智能手机产品 , 因此 , 格力造手机也是产业发展顺利成章的一件事 。
更何况 , 在整个家电产业中 , 格力已经从曾经的中心地位衰落了 , 消费者提起格力时 , 依然只能想到唯一的核心产品空调 , 而像美的、海尔这样的品牌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是全品类的家电品牌 。 格力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的过程中 , 需要一个标新立异的产品品类来证明自己的产品实力 , 很显然董小姐在五年前将这个战略性的任务压在了手机这个品类上 。
笔者认为 , 失败的不仅仅是格力手机 , 看似参天大树的格力也已经的是危机四伏 , 如不能在几年内成功实现多元化转型和线上销售体系化 , 曾经的老牌竞争对手和一些小家电品牌竞争对手以及像小米一样的互联网竞争对手都将不断的侵蚀它的领地 。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 ,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 ,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 (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