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DNA与影视作品中的灰暗未来
【技术|元宇宙:从数字DNA到意识形态整合器】“元宇宙(metaverse)”无疑成为吸引科技行业想象力的最新流行词 , 扎克伯格把最著名的互联网平台之一(Facebook)改名为元宇宙(metaverse) , 被认为这是他对未来主义理念的拥抱 。
按照目前技术理论家的说法 , 元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相互连接的虚拟社区组成的世界 , 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使用VR耳机、AR眼镜、智能手机的app或其他设备 , 来见面、工作和娱乐 。 一直关注新兴技术的分析师维多利亚·佩特罗克(Victoria Petrock)表示 , 元宇宙还将融入网络生活的其他方面 , 比如购物和社交媒体 , “这是连接性的下个进化 , 所有这些东西开始在一个无缝的、二重身的宇宙中融合在一起 , 所以你的虚拟生活和你的现实生活其实没什么两样 , ”她说 。
文章图片
但我们的追问是 , 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真的没有什么两样么?或者说一种虚拟与现实生活无隙联结的世界图景是我们想要的未来么?佩特罗克可能忘了“元宇宙(metaverse)”这一词的来源正是人类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灰暗未来的想象 。 元宇宙最早出现于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奥·斯蒂文森(Neal Stephenson)小说《雪崩》 , 其中虚拟了一个三维实境(Metaverse) , 那个时代美国联邦政府将大部分权力给予了私人企业家和组织 。 而小说主人公Hiro , 他自己在虚拟世界的名片上写着“最后的自由黑客和世界上最强的剑斗士” , 恰恰是这个元宇宙的破坏者 。 相似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 《少数派报告》中预防犯罪系统的数字先知是靠对海量的虹膜监控影像的分析而提前逮捕还未行动的罪犯 , 《黑客帝国》系列中对于地球“真实的荒漠”的构架Matrix是一个需要不断纠正和升级的元宇宙 。
2010年上映的《创:战纪》(TRON:Legacy)中 , 电子天才凯文·弗林对于自己创作的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有深刻的反省 , 最初为了创造一个完美世界 , 他设计出了这个虚拟世界:“科学哲学 ,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全部可以重新定义 , 从生物数字角度 , 什么都可成为可能” 。 这与今日我们对于元宇宙的憧憬何其相似 , 但凯文·弗林随后发现自己创造出的虚拟世界爆发出了意想不到飞跃 , “我在体系中追求的一切:控制、秩序、完美全都失去了意义 , 我创造的虚拟人类世界被埃索打破了 , 他们源代码是数字DNA 。 ”埃索就是他自己的数字复制人 , 接受了他创造一个完美世界的指令 , 问题在于 , 他们有自己的进化序列——数字DNA , 这个虚拟世界变成了数字DNA的自然演变 , 最后演变为超级控制世界 , 而这个世界的底座已经是数字DNA——算法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Tesla|最高涨幅21088元:特斯拉Model 3/Y入门车型价格调整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IT|奥德赛堂兄弟 东风本田艾力绅上市:27.98万元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