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踏上一部宇宙飞船 , 而这段旅程速度超快时间超长 , 设想一下 , 最终你是否会循环般回到开始出发的地方?当然 , 这得首先假设在这个过程中你并不会撞向另一个星球 , 并且也没有黑洞将你吞没 。
看来我们还并不是太了解宇宙 。 关于她究竟有多大 , 抑或她究竟从哪开始到哪结束这之类的问题 , 其实我们并没有太明确的概念 。 很多年来 , 科学家们认为宇宙是扁平的 , 就像一张纸一样 。 如果你在一个空间里保持一条直线走到底 , 那么你将奔向无穷尽的空间 。 但是一份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结果让我们得到了不同的发现 , 这就可能会毁掉我们之前所认知的宇宙万物 。
同样 , 如果宇宙是一个循环 , 那么这就意味着时间旅行是存在的 。 而在我们进入到时间旅行之前 , 让我们先跳出来讲讲理论知识吧 。 我得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说起 。 爱因斯坦假设了空间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进行折叠 , 这就意味着宇宙是平的 , 或是弯曲的 , 抑或是封闭的 。 而在这里面 , 扁平式宇宙的说法是最多的 。 我的意思说 , 这是一种相对而言最符合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物理解释的说法 。
在这之后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不一样的东西 , 这说明计算出宇宙的外形并非一项论文任务 。 我们从未发送出单独的一个宇宙探测器到遥远的外太空 , 我们甚至没有办法拥有飞出外太空的那样的宇宙飞船 。 而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存在或许有用的地方 。 她的微波辐射就是那种能达到外太空的物质 。 这种物质是来自远古时期的 。 因为她太古老了 , 就像一组关于宇宙的主要数据信息存在在那儿 , 向我们诉说着她的过去 。
【天文|如果宇宙是一个循环,那会怎样?】通过测量 , 科学家们获得了大量的宇宙理论信息 。 而现在 , 普朗克号卫星 , 她被发送至太空去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 , 当然她也同时被赋予了一系列其他的相关任务 。 但是在她所带回来的这些宇宙数据中 , 却并没有多少是被用上的 。 数据显示重力使得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生弯曲的程度远远超过研究人员的预期 。 而这些又是现代物理学所无法解释清楚的 。
也许 , 目前我们关于宇宙形状的认知 , 是错的 。 也许其实她是封闭式的 , 就像一个无限的不断膨胀的气球 。 这里呢 , 也有另一种方法来验证这个理论 , 虽然这个方法只是一种假设 。 所以 , 带上你的头盔 , 系上安全带 , 我们即将踏上一片漫长的旅程 。 顺便说一下 , 在这个任务中 , 你可能需要献出超过此生的精力 , 当然也许你会在相对论中长生不老哦 。
你还需要用曲率驱动技术建造一艘宇宙飞船 。拥有了这些 , 你就可以开始宇宙旅行了 。别说我没有警告你——这一次单向旅程将花费你数十亿年的时间 。 如果宇宙比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还要大得多 , 这可能只是三分之一的路程 。 但是如果宇宙是一个环状 , 那么它的直径小于150亿光年 , 这样的话你可能会回到你的起点 。 如果有一个确凿的证据证明宇宙确实是一个环状 , 那么我们所理解的物理将不适用宇宙 。 关于时间 , 我是怎么说的呢?哦 , 对了 。 爱因斯坦提出 , 空间和时间是相连的 。 那么 , 如果宇宙的空间是环状的 , 时间也是环状循环的吗?可能是 。
宇宙可能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从大爆炸到大坍塌 。这将可以解释星系以及它们的恒星和行星 , 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循环时间的环状循环宇宙中 , 也许-只是也许-你看到的那些年轻的星系之一 , 实际上是一个银河系的婴儿版本 。 这可能不是你所期望的那种时间旅行 。 问题是 , 宇宙的形状不会对你 , 或者地球 , 甚至整个星系产生任何影响 , 但…它可能只是给我们一个环洞 , 以覆盖天文距离来探索宇宙 。 如果你真的想穿越时间 , 那不仅仅是一个不同形状的宇宙的问题了 。 但那是另一个假设的故事了 。
相关知识
银河系是包含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星系 , 它的名字来源于我们在地球上看它时的样子:在夜空中可以看到的但是肉眼又无法单独区分的恒星所形成的一束朦胧光带 。银河一词来自于拉丁语的翻译 , 来自希腊语γαλαξ?α? κ?κλο? (galaxías kyklos, "乳白色的圆圈") 。
从地球上看 , 银河系看起来就像一个带 , 因为它的圆盘状结构是从内部看的 。伽利略1610年首次用望远镜才可以将光带分解成单个恒星 。直到20世纪20年代早期 , 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恒星 。[21]而后在1920年天文学家哈洛.沙普利和海伯.柯蒂斯之间的大辩论之后 , 埃德温?哈伯的[22]观测表明 , 银河系仅仅只是许多星系之一 。
推荐阅读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虚拟|美新婚夫妇在“元宇宙”办虚拟婚礼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
- Baidu|百度抢跑元宇宙 却默认“输给”字节?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天文|2022年首月“天象剧场”排片已就位,你想看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