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一篇关于“学术临时工”的文章引发网络热议 。 文中把一些中途退出科研的博士和青年教师称之为“学术临时工” , 把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归咎于研究难做、论文难发、项目难申和师生关系紧张 。 诚然 , 科研人员的中途离场令人叹息 , 但如果简单地将原因总结如上则未免有失偏颇 。
【学术|“学术临时工”是如何产生的】其一 , 研究难做是每一个科研人员必须正视和接受的客观事实 。 了解科研工作的人都知道:科研是一个不断试错、调整、提升的过程 , 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科研成果和不劳而获的学术成就 。 即便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 , 也可能需要面对99%失败的可能性 。 正因为如此 , 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才熠熠生辉 , 激励一代又一代学者锐意进取 。
何况 ,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压力 , 科研工作自然也不例外 。 耐不了寂寞、受不起失败、坐不住冷板凳 , 一旦遇到“研究方向没有进展 , 科研仪器出现问题 , 实验数据不够理想”等挫折就打退堂鼓的人 , 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的概率想必也不会太高 。
其二 , 关于论文难发和项目难申则需要辩证对待 。 学术论文是承载知识创新的重要形式 , 学者通过发表论文 , 报告和共享自己的研究发现 , 丰富人类知识宝库;科研项目则为研究提供资源支撑 。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 有限的论文版面和项目资金只能优先配置给更为优秀的科研人员 , 这就势必造成多数人论文难发、项目难申的情况 。 尽管论文发表和项目申报在个体上存在些许偏差 , 但在总体上 , 高水平论文和高层次项目与研究者的科研水平是匹配的 。 无论文、无项目的学者与其一味发牢骚 , 不如“见贤思齐” , 努力提升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 , 才能变“难”为“易” 。
其三 ,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 , 可能是导师和学生对于培养模式的认知差异 。 不可否认 , 现实中确实有个别导师师德师风存在问题 , 但总体上科研院校导师队伍的水平较高 。 学无定法、因材施教 , 不同导师的培养方式和性格特点存在差异 , 不少人在选择导师时 , 盲从于导师的学术头衔和行政官衔 , 忽视研究兴趣和培养模式的匹配度 , 矛盾的种子早在选择之时就已埋下 , 无关学术本身 。 如果学生在选择导师时综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学术规划和个性特点 , 加强了解和沟通 , 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导师更容易带来共赢结果 。
因此 , 科研之路本不平坦 , 知难而退、有进有退是正常的职业选择 。 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 这些所谓的“学术临时工”自我认识到并不适合科研 , 及早退出科研领域 , 并非资源浪费 , 而是正常的优胜劣汰 , 是对教育科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个人职业规划的合理调整 。
当然 , “学术临时工”的产生也有其他内在原因 。 一方面 , 不少硕士生在报考博士时 , 对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即将面临的学术压力缺少认知;还有一些博士 , 在申请教职时 , 不是抱着对教学科研的一腔热情 , 而是将之视为谋生的手段 。 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 又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现实预判 , 一旦遭遇不顺就中途退场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另一方面 , 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确实会遇到不少困难和压力 , 要学会正视这些问题 , 深挖根源 , 妥善解决 。
如果要尽量减少“学术临时工”现象 , 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年轻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的真理想、真兴趣、真使命 。 科研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 而是承载着攀登世界学术前沿、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使命;科研理想不是头脑发热 , 而是对科研工作的执着热爱、对技术创新的不懈坚持 , 需要科研人员充满激情、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笑对失败 。
要优化招生方式 , 进一步推广和优化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 , 将不具备科研潜力的学生挡在门外 , 将真正对科研感兴趣又适合科研工作的“苗子”发掘培养好;在招生过程中 , 还要加强导师和考生的沟通 , 注重师生匹配度;在入学考试和中期分流等关口加强考核力度 , 对于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应及早分流 , 严格博士培养的全过程管理 。
当然 , 守护科研理想也需要净化科研风气 , 尊重科研规律 , 不断改革完善科研评价制度 , 尊重年轻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 , 保护他们可贵的创造力 。 同时 , 针对年轻的科研群体普遍存在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婚恋压力等问题 , 要加大对他们的关心指导力度 , 加强心理疏导 , 引导其正确认识科研工作中的挫折和压力 , 增强他们统筹处理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 (作者:曾润喜 , 系重庆大学教授)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