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据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太空”12月15日消息 , 携带着2公斤珍贵月壤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即将结束“太空之旅” , 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 。
目前 , 着陆场系统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 全力迎接“五姑娘”平安回家 。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文章图片

时值隆冬季节 , 严寒积雪条件下夜间搜索 , 返回器目标体积小以及特殊的返回方式给搜索回收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 为此 , 担负搜索任务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组织进行了多次贴近实战的训练演练 。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文章图片

冰天雪地中进行搜索回收专项训练
在着陆场系统开展的最后一次1:1模拟搜救综合演练中 , 接到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第六次预报落点通报后 , 空中、地面分队分别从待命点向返回器落点搜索前进 。
演练结果显示 , 空中分队到达现场迅速 , 地面分队处置工作有序 , 进一步检验了回收分队夜间搜索处置能力和装备性能指标 。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文章图片

空中分队进行搜索回收专项训练
和载人飞船相比 , 嫦娥五号返回器的体积只有飞船返回舱的约1/7 , 可着陆面积却是载人飞船的16倍 , 在冰天雪地的夜间寻找如此小的目标可谓难上加难 。
针对此次任务呈现出的新特点、新挑战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复杂情况 , 不断完善方案预案 , 优化搜索力量布势 。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文章图片

空中搜索训练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研究员、嫦娥五号任务着陆场区指挥部成员兼技术组组长卞韩城介绍 , 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方式 , 也就是俗称的“打水漂”返回方式 , 这种返回方式控制的难度非常大 , 导致回收区的范围也特别大 。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任务着陆场区指挥部成员兼技术组组长卞韩城
为此 , 搜救人员从技术上采取了很多措施 , 比如将雷达的测量数据经过处理送到直升机和搜索车辆上 , 引导直升机和车辆搜索接近返回器 , 同时在直升机和搜索车辆上加装了高功率的探照灯 , 协助搜索人员快速的发现目标 。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文章图片

地面分队
此次搜索回收是四子王旗着陆场时隔4年后再一次执行任务 , 区域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 新增了大量铁丝围网、高压传输线路、移动通信基站等设施 。
为了确保直升机能够在目标区域安全降落 , 地面搜救车辆能够顺利抵达 , 前期 , 搜索回收分队结合冰雪夜间环境进行了近30次的着陆区地形勘察 。 主要勘察了回收区内的一些危险的地物和地貌 , 累计标注通信铁塔100余座 , 测风塔30余座 , 牧民点2800余处 , 对回收区内的沟壑、断崖以及一些小湖泊进行了标记 , 为各级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 。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文章图片

搜索回收分队准备就绪
截至目前 , 着陆场系统已经开展了3次夜间搜索回收专项训练、1次积雪暗夜极寒条件搜索回收演练 , 一次大范围着陆偏差和3次全系统综合演练 , 搜索队伍具备空地协同联合搜救能力 。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
文章图片

搜索队员
【回收|四子王旗着陆场:万事俱备,只待“嫦娥”归】卞韩城信心十足地说道:“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 , 如果把嫦娥五号整个任务比作一场接力跑 , 那么我们搜索回收任务就是最后冲刺的一棒 , 目前 , 我们着陆场系统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 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圆满完成此次搜索回收任务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