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点观察】世界需要凝聚冲出隧道的动能

《经济学人》不久前的一期封面上 , 漫长的隧道已见尽头 , 光亮处是一剂新冠疫苗 。 封面标题是:希望乍现(Suddenly, hope) 。 人们已在疫情中苦苦挣扎一年 , 只有在人群中广泛接种疫苗 , 才能尽快驱散疫魔 , 让世界重启 。
《经济学人》冷静指出 , “疫苗带来巨大希望 , 接种免疫的挑战却不容低估” 。 的确 , 科学家争分夺秒将疫苗研发成功是一回事 , 让人们普遍接种免疫是另一回事 , 偏见和政治因素造成的障碍往往远大于科学攻关遇到的困难 。
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创新中心研究显示 , 发达国家的人均已订疫苗数量(疗程/每人)高于发展中国家 , 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 人均已订疫苗都超过了1.5个疗程 , 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已订疫苗根本达不到1个疗程 , 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接种率不足 。 “在所有人安全以前 , 没有人是安全的” , 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抗疫的薄弱环节 , 那里生活着世界七成的人口 , 广大发展中国家接种不足 , 全球抗疫就难见曙光 。
将疫苗作为“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 , 因此显得尤为紧迫 。 这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 中国也正以积极行动兑现诺言:中国已加入少数发达国家拒绝加入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 , 中国外交部国际司一名官员此前解释说 , 中国并不自恃疫苗研发全球领先和产能充沛 , 仍决定加入实施计划 , 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 , 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得足够的疫苗 , 带动其他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实施计划 。 截至目前 , 许多国家已经订购了中国疫苗或与中国签署了生产疫苗的协议: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到西亚北非的阿联酋、巴林、埃及 , 中国研发生产的疫苗 , 正在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战胜疫情的希望和力量 。
全球抗疫正在关键时刻 , 如果因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 希望变成了失望 , 合力变成了阻力 , 是没有人愿意看到的 。
中国研发的疫苗质量不输欧美疫苗 , 价格也相对低廉 , 存储和运输更不需要零下70摄氏度那样的严苛条件(南极洲的年平均气温是零下25摄氏度) , 正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既实用又适用的产品 。 中国疫苗优点突出、没有短板 , 怎么可能像有些人抹黑的那样是靠窃取西方药企数据生产出来的呢?
目前 , 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7300万例 , 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60万例 。 凛冬来临 , 更助长了病毒在全球肆虐 。 科学家预计 , 世界范围内 , 明年大部分时间疫苗都将供不应求 。 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面临新冠重症威胁 , 其中包括70岁以上人群的三分之二 。 前文引述的杜克大学研究还说明 , 发达国家虽然资金雄厚 , 在疫苗研发生产上也占有优势 , 但其接种重点只在本国国内 , 对疫情在发展中国家蔓延的情况关注不足 。 形势之严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疫苗可获得性鸿沟”之巨大 , 实在令人揪心 。
向广大发展中国家伸出援手 , 这是中国人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真挚友谊;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 开展国际合作 , 这是中国对全球抗疫的积极贡献 。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 ,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和改善全球治理 。 少数西方国家奉行本国接种优先 , 对发展中国家态度冷漠 , 却反诬称中国搞“疫苗外交” , 输出“红色药丸” , 这真是一种冷血无情的逻辑!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更多人因疫失业、贫困潦倒、乃至死于新冠肺炎吗?
【世界|【热点观察】世界需要凝聚冲出隧道的动能】全球抗疫已到关键时刻 , 人类对付病毒的武器不是太多了 , 而是还不够 。 凡是经过科学检验 , 无论哪国研发生产的疫苗 , 都是人类共同的武器 。 只有少一些杂音多一些包容 , 少一些算计多一些协作 , 人类才能更快冲出疫情隧道 , 重见光明 。 (热点观察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