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伪需求”变“刚需” 共享充电宝的坑你遇到过吗?

充电宝|“伪需求”变“刚需” 共享充电宝的坑你遇到过吗?】阅读提示
起初并不被看好的共享充电宝如今风生水起 , 租用价格一路走高 。 但涨价之后 , 相关的服务却并未跟上 。 归还后仍扣费、"好借不好还"最终被逼买下产品、存在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等问题受到消费者诟病 。
"租个充电宝 , 这么贵了?"日前 ,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先生在中关村附近用餐时 , 手机快没电了 , 就租了餐馆里的充电宝 。 没想到的是 , 充了不到1个小时就花了6元钱 。
"现在冬天手机耗电特别快 , 自己带充电宝又很重 , 所以经常会用共享充电宝 。 我1个月花在共享充电宝上的钱 , 就有200多元 。 "在北京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做商务经理的胡女士对采访人员说 。
近日 , 《工人日报》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曾被称为"伪需求"的共享充电宝 , 不仅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刚需" , 而且也告别了低价时代 , 收费上涨至每小时4元~10元不等 。 价格偏高只是一个方面 , 一些消费者反映 , 共享充电宝存在归还后仍扣费、"好借不好还"最终被逼买下产品、存在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等问题 。
从"伪需求"到"刚需"
共享充电宝是共享经济的产物 , 其刚推出时 , 被不少人认为是"伪需求" 。 有分析指出:人手一个充电宝 , 谁还花钱租充电宝?
但现如今 , 对很多人来说 , 共享充电宝已经是"刚需" 。 这个起初并不被看好的共享产品 , 现在却做得风生水起 。
"我的手机冬天耗电特别快 , 一天都得充两三回 。 我们要经常出去见客户 , 手机没电可不行 。 我家里有好几个充电宝 , 但是包里装的东西本来就够多了 , 再带个充电宝得多沉啊 , 所以一般都在商场租充电宝用 。 "胡女士说 。
业内人士指出 , 相比共享单车 , 共享充电宝成本低廉 , 且自然损耗程度不高 , 维护费用低 , 因此 , 其商业模式更容易盈利 。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 , 目前状态为在业、存续的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超过520家 。 2020年1月~11月 , 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注册量达70余家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近年来 , 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一路走高 , 已经涨了好几倍 。 从最初的每小时1元 , 发展至今 , 最贵的高达每小时10元 。 而且 , 共享充电宝的租金价格和其所在区域有关 。
业内人士指出 , 目前 , 共享充电宝分场景提价成为行业共识 。 除了企业提高营收、进一步回流现金等因素 , 高流量商家提高入场费和分成比例也是重要原因 。
收费乱象饱受诟病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共享充电宝涨价之后 , 相关服务并未完全跟上 。
12月14日 , 采访人员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 , 涉及共享充电宝的投诉有近3万个 。 其中 , 有付款后却显示逾期导致芝麻信用分降低、充电宝未弹出却一直计费、还完后仍显示订单进行中继续扣费、没地方还充电宝不得不花99元买下充电宝等问题 。
在北京市西城区上班的冯先生对采访人员表示:"租了一个充电宝 , 用完之后 , 怎么也还不回去 , 一直在扣费 。 眼看着已经花了38元了 , 我索性花99元把这个充电宝买了 。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与冯先生有同样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 有的是因为系统问题 , 有的则是因为周围站点租赁机全部爆满 , 没有地方可以归还充电宝 。 除了还不上之外 , 还有的消费者可能忘了还 。 据了解 , 很多共享充电宝企业为了稳定收益 , 都规定了一定的时间期限 , 逾期不还 , 便默认消费者将用99元来购买充电宝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 , 事实上 , 共享充电宝的成本很低 , 加上很多产品长期使用 , 折旧很高 。 "让消费者花99元购买 , 不仅可以赚一笔钱 , 还可以帮助企业消化旧充电宝 。 "
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引关注
除了价格乱象外 , 近日 , 共享充电宝存在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也引发社会关注 。 12月6日 , 公安部网安局发布提示 , 免费赠送或试用的充电宝中或隐藏木马程序 , 一旦插入手机 , 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 包括通讯录、照片、视频等等 。
据了解 , 这些充电宝主要来源于3个地方:一是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 , 二是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 , 三是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实际上 , 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问题并非现在才被发现 。 早在2014年 , 就有媒体曝光 , 经特殊改动的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同时 , 会读取手机里的照片、视频和短信等重要隐私信息 。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 , 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 , 对于充电宝企业来讲 , 必须将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产品安全放在首位 , 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 才能让共享充电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对此 , 小电发布声明称 , 在硬件层面 , 小电充电宝内部线路不含有数据传输线 , 仅以电源线提供充电功能 。 在软件层面 , 小电遵守《隐私政策》条款 , 通过数据保护技术和管理措施杜绝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的情况发生 。
怪兽充电方面则表示 , 向市场投放的充电宝是由紫米等正规第三方公司生产的 , 用于充电的数据线仅能传输电力 , 不具备信息传输功能 。 怪兽充电的产品外壳均为不可拆卸设计 , 杜绝了不法分子后期加装传输元件以盗取用户信息的可能 。 (采访人员杨召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