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多家借贷平台广告被指雷人,律师:若违反公序良俗最高罚百万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林珏瑶 喻琰 薛莎莎
短视频广告因价值观问题被质疑 , 这在网贷公司中并不鲜见 。 除了为此道歉的京东金融 , 包括360借条、度小满等公司的推广视频均曾受到诟病 。
澎湃新闻在抖音、B站、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检索发现 , 被指“雷人”的借贷广告大量存在 。 此类借贷短视频广告时长多为一分钟左右 , 由生活情景剧展开 , 以推广个人借贷产品 , 引导借贷消费 。
有律师分析称 , 此类广告涉嫌违反公序良俗 , 存在不良导向 , 下架外 , 若违法应受处罚 , 对广告主可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京东致歉:下架涉事视频并严查
近日 , 京东金融一段短视频广告被质疑存在诱导借贷、价值观扭曲等问题 。 该短视频显示 , 在机舱上 , 一名迷彩服打扮的中年男子因为母亲身体不适 , 向空姐询问能否开窗通风或更换位置 , 结果遭到前排乘客的嘲讽 。 空姐提出可以付1290元进行升舱 。 当这名男子担心费用不够时 , 他后座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表示要帮他升舱 , 并承诺费用“我出” 。 随后这名西装革履的男士拿起中年男子的手机 , 帮他开通了15万额度的借贷 。
此外 , 网上流传的京东金融短视频系列的主题还包括“超级英雄系列”“借钱吃饭”“借钱给外卖小哥包红包”等 。
如 , 在京东金融另一条短视频借贷广告中 , 一位外卖小哥冒着被平台处罚的风险 , 将一位倒地的中年男子送医 。 一位年轻女性随后赶到 , 并称该男子“董事长” 。
为向身穿外卖员外套的小哥表达谢意 , 这位中年男性在询问小哥信用分之后 , 告诉外卖小哥 , “打开你的京东金融 , 这15万元都是你在京东金条上的备用金” 。 外卖小哥担心利息会不会很高 , 中年男性称 , “京东金融是正规的借贷平台” 。
京东金融App官方微博12月15日发布消息称 , 多条涉及公司产品的短视频由于存在严重的价值观问题 , 受到网友批评 。 公司已第一时间将涉事视频下线 , 经过内部的严格调查 , 该短视频传播系因团队管理不善、审查不严 , 导致违规上线 。 京东金融将认真吸取教训 , 深刻反思整改 ,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努力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
12月17日 , 微博账号@京东发言人 亦就此事发布致歉声明 。 “我们诚挚道歉 , 没有任何理由 , 我们完全做错了 。 ”
12月18日 , 澎湃新闻检索发现 , 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 , 京东金融相关短视频广告已下架 。
多家借贷公司短视频广告受质疑
澎湃新闻注意到 , 被诟病的不止京东金融 。 360借贷一则短视频此前亦被指存在价值观问题 。 该视频显示 , 在一座破旧的红砖房前 , 一名衣着破烂的男子向身旁一名空姐模样的女子介绍称 , “这就是我家” 。 “空姐”称不介意 , 并反问该男子“你在360借条上有多少额度” 。 在得知男子不知道360借条后 , 该女子表示 , “你连360借条是什么都不知道 , 你拿什么给我以后” 。 当男子在女子的介绍下申请了360借条额度后 , 该女子笑逐颜开 , 并称“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
据360借条官方公众号9月11日发布的《360借条:关于短视频情况说明及改进举措》 , 一则360借条相关短视频在微博引起争议 , 视频情节被网友批评低俗 。 经核实 , 该视频系合作推广商为提升下载量 , 借鉴网络流行元素和创意手法 , 夸张的设计角色冲突 , 为博眼球策划拍摄 , 发布后造成恶劣影响 。 借条团队第一时间责令广告代理商紧急下线并删除该短视频 , 尽最大可能缩小此短视频的不良影响 。 同时 , 客服团队及时沟通转发视频的微博博主 , 说明情况 。 在借条官方微博就此视频内容带来的不好感受和不良影响 , 向网友表示歉意 。
【澎湃新闻|多家借贷平台广告被指雷人,律师:若违反公序良俗最高罚百万】此外 , 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服务“有钱花”短视频广告也被网友质疑“雷人” 。 在快手平台 , 其账号“有钱花-满易贷”已发布116条情景剧宣传短视频 , 均是利用各种情景推广 , 引导用户下载、使用“有钱花-满易贷”贷款 。
其中一条短视频中 , 一名女客户苛责工人称“你们怎么干的活 , 就这还想要钱?”并扬言需要工人倒赔五万元 , 另一名自称工头的人称赔偿款太多 。 这遭到了女客户的反驳:“这点钱都拿不出来 , 还当什么老板呀?”随后 , 该工头拿出手机 , 介绍“有钱花”的借贷操作 。
该账号除了上述做工被索要赔偿的情景 , 还有男女闹分手让对方还回此前所花费的钱、吃饭用“有钱花-满易贷”付钱等 。
律师:“雷人”广告涉违反公序良俗
对于京东金融涉事借贷广告 , 新华网评论称 , “这些低俗营销 , 哗众取宠的表象下是歪曲的价值导向 , 这不是“土”而是“恶” , 不但“辣”眼睛 , 还“毒”心灵“害”社会 , 必须重拳惩治!互联网不是垃圾场 , 底线不能跨越 ,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需要心存敬畏!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丁金坤分析认为 , 此类广告涉嫌违反公序良俗 , 除了下架 , 若违法要进行处罚 。
丁金坤律师介绍 , 《广告法》第9条第7项规定 , 广告不得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 否则 , 依据《广告法》第57条之规定 , 将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 , 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对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 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 , 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以前述京东涉事的短视频广告为例 , 这个广告虚构了一个不现实的场景 , 撺掇农民工去贷款高消费 , 属于引诱性网贷广告 , 是不良导向 。 ”丁金坤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