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大学和知名研究所 , 在使用地震设备来测量穿过地壳的声波速度时 , 发现地球内部可能含有超过1000万亿吨的钻石 , 也就是说 , 我们每个人都是站在钻石之上 , 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
其实 , 地球内部含有大量的钻石这个新闻已经不是最近的消息了 , 很多人认为之所以不发掘这些钻石 , 是因为商家为了多赚钱故意不开采 , 但其实你误会了 , 之所以没人敢开采这里的钻石 , 是因为真的无法开采啊 。
钻石的形成
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 , 碳在地球上非常常见 , 但钻石并不常见 ,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因为钻石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 , 需要1100-1500摄氏度的高温 , 还需要压强在4.5到6Gpa之间 。
显然 , 地球表面并没有这样的条件 , 但是地球内部却存在着这样的地方 。 在地球地幔层中 , 不仅温度达到了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 就连压强也达到了能够形成钻石的条件 。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模拟了地幔层高温高压的条件 , 最终只用了两个小时制作出了人工钻石 , 只不过这种钻石并不是用于装饰领域的钻石 , 而是主要用于工业用途的蓝丝黛尔石 。
当然 , 现如今科学家们也能根据钻石的形成条件 , 在实验室中制作出人工钻石 。
在实验室中生成了钻石 , 意味着人们对钻石形成条件的猜测是正确的 , 钻石确实是在高温高压的地幔层中形成的 , 而不是在地球诞生之初就存在的 。
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 颗粒较小的钻石的形成位置大约是在距离地表144-193公里的地幔层内;大钻石的形成深度要更深一些 , 距离地表约320-900公里左右 。
除了地幔层的形成之外 , 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也会形成钻石矿 。 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巨大压力以及热量 , 改变了碳的形态构成了金刚石 , 但这种石头往往并不是装饰用的金刚石 , 而是一种名叫“蓝丝黛尔石”的金刚石 , 名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著名的晶体学家凯瑟琳·蓝丝黛尔夫人 。
从开采到销售的钻石
一般情况下 , 地球内部的钻石很难会涌入到地表 , 不过地幔层的物质会随着板块移动来到地球表面 。
尽管有时钻石会直接裸露到地表 , 被人们捡走 。 但大多数情况下 , 钻石会被埋入土壤或者岩石之中 , 需要专业的开采团队进行开采 。
在开采之前 , 商业开采公司会先来测算一下当地的矿石储备量 , 并且会勘测矿内的钻石等级 , 其中储备越丰富 , 等级越高的钻石矿 , 将会被开采公司优先开采 。 而那些储备量不够丰富的地区 , 开采公司将会直接放弃 , 原因是因为开采矿石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
【钻石|科学家发现地球内部有超1000万亿吨钻石,为什么没人敢开采?】在开采钻石矿时 , 钻井爪会将矿内的土挖出 , 并将这些矿石运送到专门的工厂 , 在这里含有钻石的原石将会被提取出来 , 而这些原石中 , 只有极少一部分才是宝石级的钻石 , 之后这些宝石级的钻石会进入切割 , 打磨、销售环节 。
为什么不开采地球内部的钻石?
其实地球表面的钻石矿并不多 , 而且宝石级的储备量也不够丰富 , 既然如此 , 那为什么我们不开采地球内部的钻石呢?
之所以不开采地球内部的钻石 , 有一部分是商人囤积居奇 ,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开采地幔层的钻石投资巨大 , 甚至比售卖的价格还高 , 导致开发商收不回成本而放弃开采 。
更为重要的是 , 地幔层的温度、压强都超乎我们的想象 , 这里的高温比火山喷发的温度要高得多 , 压强强大到能把金属挤压成薄片 , 导致我们根本无法开采地幔层的钻石矿 。
现如今我们能找到的钻石矿 , 都是地球内部的钻石随着板块运动而不断涌入到地壳层中 , 相对而言容易开发 。 而开发之后的钻石原石 , 又会经历一系列的打磨、切割、设计、镶嵌等工艺 , 然后经过渠道商到达人们手中 , 再加上品牌溢价等原因 , 因此到达人们手中的钻石价格非常昂贵 。
不过 , 现如今也有许多人工钻开始进入市场 , 人工钻和天然钻的区别就像是冰箱里制成的冰以及天然河流中结的冰 , 虽然都是钻石 , 但由于人们更倾向于天然钻石 , 所以人工钻石售价相对要低一些 , 市场对人工钻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
推荐阅读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安全|复旦教授发现400多个Android漏洞 谷“鸽”16个月后才修复
- 奇葩趣闻|男子加了2万的油发现是中围石油:同名公司曾被中国石油起诉商标侵权
- 行星|天文学家发现迄今规模最大的一组星际行星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数智|【受尊敬企业会客厅】 陈明键:在元宇宙,打造用人工智能发现药物的“乙世界”
- 视觉|下瓦房“钻石壹号”品牌区 ——全新升级 耀世登场
- the|工人在美邦联将军雕像底座中发现了一个有130年历史的时间胶囊
- IT|牛津大学科学家:omicron造成的疾病跟一年前新冠病毒“不一样”
- IT|科学家预计这波奥密克戎感染浪潮将在1月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