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样板 , 在这里设立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 能直面市场需求、面向科技创新主战场 。 ”近日 , 在深圳应用数学中心正式揭牌之际 , 中科院院士、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方复全接受本报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希望未来能把该中心建设成国际一流、有重要影响的顶尖数学中心 。 这也是他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后 , 到深圳“再创业”的梦想 。
今年2月 , 科技部批准成立首批十三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 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正是其中之一 , 也是深圳市第一个、唯一的国家级数学中心 。 该中心由南方科技大学牵头 , 协同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共建 。
在最接近市场的地方做科研
“未来 , 中心一部分做应用数学研究 , 另一部分是做数学的应用 , 将数学应用到市场、企业和科技创新中解决实际问题 , 后者恰好是中心在深圳大有可为的地方 。 ”方复全认为 , 在十三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里 , 作为唯一一个不是以省级行政单位命名的中心 , 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有其明显的特色及优势 。
深圳是一座创新型城市 , 汇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 拥有众多龙头企业 。 在5G技术、石墨烯太赫兹芯片、3D显示、新能源汽车、特种计算机、柔性显示等多个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 , 正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 。
在方复全眼里 , 中心的首要目标是面向企业亟需的技术要求 , 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研究 , 并反馈应用于破解问题 , 形成从应用数学研究到技术落地的全链条 。 “科研人员和市场直接对接 , 瞄准企业急需克服的瓶颈性问题 , 再将问题反馈给团队的理论部科研人员 , 共同攻关解决后 , 再回馈市场和企业 。 ”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 , 也是创新之城 。 如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率先突破 , 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是深圳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
对此 , 中心将以解决深圳市、大湾区产业技术创新的卡脖子问题以及加强核心企业技术攻关为宗旨 , 围绕网络信息体系中的建模 , 精准医疗应用中的建模 , 科学、工程计算与设计软件 , 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中的建模等核心领域 , 开展大型计算与快速算法研究 , 集中突破应用数学与数学的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 为破解科技企业研发中的一些卡脖子共性问题提供技术方案 。
值得一提的是 , 中心搭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平台 , 不仅汇聚了深圳市最主要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团队 , 协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重要央企 , 而且与华为、腾讯、迈瑞、华大基因等高技术企业密切合作 。
人才培养要打破壁垒进行无障碍合作
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关键要靠人才 , 科研攻关的主力军是人才 。 “当前 , 数学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 数学科研工作者 , 数学家以及数学专业学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 ”方复全说 。
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培养顶尖的科研人才至关重要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该中心的研究团队汇聚杰出学者、人才队伍实力雄厚 , 包括两院院士6名 , 美国科学院院士1名 ,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 , 40余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及10余名境外名校终身正教授 。
在如此强大的科研队伍之外 , 该中心的研究生一律采取双导师制 , 即“企业导师+学术导师”的模式 , 计划三年后 , 同时在读的硕士、博士生不少于280人规模;博士后、访问学者人数达到150人规模 。 中心将以数学学科建设为牵引 , 通过人才培养带动深圳高等教育和理工科的发展 。
中心还将通过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等形式 , 拟采用全职、双聘、项目聘三种模式聘用相关人员 。 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中心的重要使命之一 , 该中心将以应用数学和数学的应用问题为抓手 , 与企业协同培养工程类、经济类专业技术人才 。
“我们需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 与不同学科进行交叉合作、碰撞出新的火花 。 ”方复全说 ,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 要打破单位之间的壁垒 , 进行无障碍合作 , “中心的科研人员 , 无论来自哪个单位 , 都可在此承担某项科研任务 。 ”
在人才培养上 , 方复全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 。 他鼓励学生敢闯敢试 , 给学生指引宏观的方向 , 具体研究问题则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 “就好比游泳 , 给学生圈出一片水域 , 让学生自己去遨游 , 寻找问题 , 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 ”
在方复全看来 , 教育与科技是不可分割的 , 基础科学做得好 , 会反馈到教育 , 而教育做厚实了 , 科技创新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 他说 , “年轻人积极性高、有干劲 , 带动中年科研工作者站在更高起点上去拼搏 , 是非常良性的互动” 。
【影响|中科院院士方复全:建设国际一流、有重要影响的顶尖数学中心,是我的深圳梦想】深圳在基础学科方面大有可为
作为中心负责人 , 此次方复全牵头了中心的精准医疗应用中的建模与大型计算这一研究项目 。 他说 , “拓扑学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有密切的联系 , 如拓扑数据分析 , 通常而言 , 我们接触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 , 要理解数据的结构 , 可通过拓扑的方法摒弃冗余的数据、留下重要的数据 , 从中读取信息 , 拓扑可应用到成像、精准医疗里去 。 ”
事实上 , “拓扑”是方复全科研生涯中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 他已经取得多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 谈及学术研究的乐趣 , 他坦言“数学实际上是一种美学 , 做数学最重要的是判断其内在结构美不美 , 是否符合科学的观念 。 ”他认为 , 自己正是因为欣赏了数学之美 , 才有勇气和毅力把数学作为毕生追求 。
此前 , 方复全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 , 去年来到深圳、来到南科大“再创业” 。 “深圳在基础科学方面积淀不多 , 相比北京、上海、深圳有大有可为的地方 。 ”正值南科大建校十周年之际 , 他感慨道 , 南科大的发展是深圳40年飞速发展的缩影 , 体现了深圳的速度和奇迹 , “希望在深圳这片面向市场、创新最前沿的热土上 , 把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有重要影响的顶尖科学中心 , 这也是我到深圳的梦想 。 ”
编辑 刘思凡
(作者:深圳特区报采访人员 李吉莹)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IT|Omicron影响持续蔓延 捷蓝航空拟取消约1280架次航班
- 最新消息|美光西安DRAM工厂遭受影响:预计将出现供货延误
- 影响|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
- 线下|受疫情影响,AMD 宣布不会线下参展 CES 2022
- SpaceX|因美监管机构环评影响 SpaceX明年初难发射星际飞船
- 探测|国内电力气象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上海
- 新药|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 数量|受半导体短缺影响 任天堂Switch可能年初后供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