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图|云原生注册用户规模超100万,腾讯云首次发布企业云原生路线图

12月19日 , 在腾讯2020 Techo Park开发者大会上 , 腾讯云正式发布企业云原生路线图 。 腾讯云容器产品总经理邹辉表示 , 基于服务超过100万用户的云原生实践经验 , 这份路线图通过剖析真实的行业、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痛点、真实的步骤 , 帮助企业找到符合自身业务环境的最佳上云实践路径 。
这次发布的云原生路线图手册一共分为腾讯云原生定位、企业部署云原生路线图、腾讯云原生最佳实践、腾讯云原生核心产品概览四大板块 。 其中 , 在最核心的最佳实践路线图板块中 , 腾讯云首次立体化介绍在容器、微服务、Serverless、云开发、DevOps、大数据、数据库、云安全领域的覆盖十余个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以及初创公司的云原生路径 , 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和部署适合自己的云原生服务 。
据悉 , 该路线图具有三个业界首次 , 首次站在用户视角 , 腾讯云基于服务数十万家客户经验沉淀而成 , 帮助开发者、技术管理者从整体角度摸清部署云原生的关键脉络 。 同时 , 业界首次提出云原生系统 , 包括开发云原生、计算云原生、架构云原生、数据云原生和安全云原生 , 用户在部署时 , 系统中各模块既可独立进行 , 又会形成串联或并联关系 。 此外 , 还首次提出云原生实践“ISO” , 为部署云原生的企业提供最佳参考 。
目前 , 腾讯云原生产品体系和架构已经非常完善 , 涵盖软件研发流程、计算资源、架构框架、数据存储和处理、安全等五大领域的多个场景 。 腾讯云原生注册用户规模已达100+万 , 覆盖政府、金融、文体、教育、能源、电商、互联网、游戏、LBS、IM、媒体、交通、影视等主流行业 。
云计算时代 , 不是把IDC机房的服务搬到云上那么简单 , 需要从思想到技术落地的全面改变 , 云原生技术随之出现 。 但面对云原生这一新生事物 , 企业如何快速识别、选择并合理部署适合自己的云原生服务十分关键 。 对此 , 邹辉表示 , 腾讯云原生的定位 , 就是成为企业数字化的助推器 , 让用云 “更简单” 。
“云原生”技术的发展 , 让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加速 , 可以实现降本增效 。 但企业上云也面对两个紧迫的事实 。
一是云原生是新事物 , 技术的应用需要人才培养成本 , 以及试错成本;二是当前互联网背景下 , 企业业务、产品更新周期更短 。 在内外压力之下 , 面对新的技术态势 , 找到一个相对通用的参照物 , 以此为基础迭代自己的业务解决方案、产品技术架构才是当前企业正确的操作,而腾讯云原生路线图的价值就是解决这些企业的上云压力 。
大量企业云原生化改造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 往往会选择一种稳妥的方式逐步迭代进行 。 过程中先拿一些简单的模块试水 , 逐渐积累云原生的技术经验和信心 , 最终一步步走到深水区 , 完成整体云原生技术改造 。
腾讯云原生路线图按照企业云原生化改造的过程 , 把云原生实践的过程抽象为开发云原生、计算云原生、架构云原生、数据云原生四个阶段 , 涉及从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会使用哪些技术或者产品、应对什么样的业务场景以及改造的好坏的一些衡量标准 。
其中 , “开发云原生”主要聚焦于如何提升软件研发运维流程效率;“计算云原生”主要利用容器服务、函数服务等技术 , 让企业不再费心于IaaS层的异构和差异、资源的部署与调度;
“架构云原生”往往深入到软件开发架构层面 , 伴随着架构重新梳理和微服务化改造 , 整体更加复杂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大收益;“数据云原生”聚焦于大数据、数据库等数据类服务 , 将 “Kubernetes”、“Serverless”这样一些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数据服务中 , 最大限度的让“数据类服务”实现弹性扩缩容和降低资源成本 。 此外 , 企业在进行云原生化建设的同时 , 安全能力应贯穿云原生的整个生命周期 , 这称之为“安全云原生” 。
对于最新发布的腾讯云原生路线图 , 邹辉表示:“云原生线路图以真实场景切入具有很大的务实性 , 其包含丰富的实践案例也更具有参考性 , 覆盖政府、金融、保险、新基建、教育、电力、电商、互联网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 , 同时也有初创企业 , 企业群体分层完整 。 提取了服务数十万家企业部署云原生的共性需求 , 萃取成图 。 ”
【路线图|云原生注册用户规模超100万,腾讯云首次发布企业云原生路线图】此外 , 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进化实践案例 , 可以助力企业找到符合自身业务环境的最佳上云实践路径 。 例如 , 有巨大体量开发者参与的小程序云开发 , 零门槛实践;有用3个月从0 到1全面容器化的作业帮 , 改造升级;有从传统技术栈转型升级的南方电网;有全面拥抱云原生的互联网企业 , 实现云上生 , 云上长 , 做到Cloud Native 。 通过立体化介绍他们的云原生经历 , 让读者看到进化路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