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唯一的中国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友张荣桥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二 )


文章图片

采访实录如下
问:作为火星任务的总设计师 , 你的具体角色和职责是什么?你管理的团队有多大?
答:我们的火星探测工程包含了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 。 工程总设计师系统还包括副总设计师、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和各系统总设计师 。 工程圆满成功是上千家研制单位和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取得的 。
我作为工程总设计师 , 一是要负责工程研制、发射和飞行控制的技术工作 。 在任务实施前组织完成任务实施方案的论证工作和立项 , 策划整个工程的实施流程和细节 , 组织关键技术攻关 , 开展总体方案设计与验证 , 组织完成各大系统之间的技术接口设计 。 在任务实施的关键节点与技术问题上做决策 , 保证任务按计划如期实施发射 。 在探测器飞行过程中要时刻掌握探测器运行状态 , 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 确保探测器运行状态良好 , 使我们的火星车能最终成功着陆火星表面 , 完成工程目标 。 二是负责科学研究的组织工作 , 组织国内外行星领域科学家进行学术研讨 , 针对任务的科学目标和工程情况 , 开展学术交流 , 使科学家们能深入了解探测器配置的科学载荷情况 , 为能够尽早使用科学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 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
问:你是如何平衡任务的工程和科学目标 , 并在面对工程挑战时确保科学任务的优先?
答:火星探测任务是以科学目标为指引 , 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 火星探测任务难度较大 , 特别是着陆巡视任务的成功率不足50% , 中国第一次开展火星探测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即便面对这样的挑战 , 我们在任务开展论证和策划实施时 , 就将科学目标放在首位 。 在飞行轨道设计、科学载荷的重量与功耗资源分配、载荷定标与地面试验验证、通信能力等方面进行反复迭代和优化 , 确保探测数据类型丰富、质量高 。
问:为什么你们决定要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环绕、着陆和巡视?
答:我们深知火星探测任务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 中国在行星探测和行星科学领域起步相对较晚 , 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 同时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 , 为火星探测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和能力基础 , 综合考虑中国目前的航天技术水平和中国科学家对火星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 , 我们认为通过努力一次任务实现对火星“绕、着、巡”风险可控 。
问:你是如何平衡任务的工程和科学目标 , 并在面对工程挑战时确保科学任务的优先?
答:火星探测任务是以科学目标为指引 , 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 火星探测任务难度较大 , 特别是着陆巡视任务的成功率不足50% , 中国第一次开展火星探测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即便面对这样的挑战 , 我们在任务开展论证和策划实施时 , 就将科学目标放在首位 。 在飞行轨道设计、科学载荷的重量与功耗资源分配、载荷定标与地面试验验证、通信能力等方面进行反复迭代和优化 , 确保探测数据类型丰富、质量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