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量子信息技术已经被认为是未来可期的、颠覆性的信息处理技术 , 那么围绕它的人才培养体系布局 , 就应该要充分研究、学习、借鉴过去40年电子计算机及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 我们要像过去布局、发展电子计算机一样 , 思考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 要形成这样一种共识 。
对电子计算机来说 , 其发展得到硬件、软件、网络等不同方面人才的系统性支撑 。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 也涉及硬件、软件、光纤联网、无线联网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卫星联网等方面 , 那么要借鉴电子计算机发展的方式方法 , 对其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布局 。
创新链各环节如何培养人才
《瞭望》:如何保证量子科技创新链各个环节都能人才辈出?
薛其坤:首先要对量子科学基础研究高度重视 。 基础研究是所有应用的总机关、水龙头 , 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了我们未来30年技术开发的水平及其应用的规模、效率 。 正如量子力学在西方国家建立、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 , 基础研究的进步需要长时间积累 , 而我国在量子科技基础方面的地位 , 和我国整体基础研究水平在世界所处的地位相似 。 目前 , 国家对基础研究已做出非常好的部署 。 应该把量子方面的基础研究视作重点领域 , 在政策、资金、人才队伍建设上给予支持 , 从而保证我国在量子科技基础上具备最强竞争力 。
在量子技术研发及其人才培养储备方面 , 可以出台引导性优惠政策 , 让高技术企业参与进来 。 一般来说 , 企业在约五年内看不到一项技术研发的经济回报 , 就会选择退出或者不重视 , 国家可通过政策支持 , 鼓励它们投入利于长远效益的研究及人才布局 。 在这方面 , 还可对投资界特别是风险投资界进行政策引导 , 量子科技领域的投资风险更大 , 但其可能的效益回报非常高 。
在人才的培养上 , 我们要打造内功 , 统筹、科学、系统地部署 , 完成好创新链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 。
《瞭望》:高校如何更好培养量子科技人才?
薛其坤:各个大学的校长 , 针对各自学校特点 , 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 有条件的高校 , 还是要根据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 在诸如量子信息技术这样的领域有所投入 , 对相关领域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所侧重 , 可以增加该领域教师编制名额 。
《瞭望》:青年科技人才在量子科技创新活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对其应当如何培养?
薛其坤:青年人有充沛的精力、探索性、好奇心 , 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 , 在全新的、未知的方向上具有极大优势 。 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颠覆性创新 , 去取得0到1的突破 。 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 , 不管是世界观还是科研的习惯、能力、水平已基本定型 , 对一些新问题有时会有偏见和成见 。 但是 , 我们会看战略、看根源 。 所以 , 在一些相对成熟的方向上 , 年轻人还是需要耐心倾听有丰富经验的科学家指导 , 以便更快把基础打好 , 去实现1到N的发现创造 。
推荐阅读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方面|摩托罗拉 moto X30 推送 mr1 版更新:优化性能,新增大量功能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龙珠|realme GT2 Pro 预热,联名《龙珠》定制新品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公司|《Control》开发商正在与腾讯合作开发一款PVE射击网游
- 技术|史河科技《船舶除锈机器人》项目获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方面|OPPO Find X5渲染图首次曝光:一脉相承的环形山后置设计
- 短片|马蜂窝推出《你咋不上天呢?》,每一次探索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