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瞭望 | 《瞭望》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中国量子计算研发进入第一阵营,应用落后了吗?( 三 )


我国的量子计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阵营 , 但在应用环节 , 目前尚未形成良好机制 。 主要是因为前期投入较大 , 可能高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 而我国尚没有类似的产业联盟分摊成本 , 影响了量子计算机的应用 。 产品只有用了之后 , 才会发现问题 , 从而不断完善优化 , 产品才会越来越成熟 , 发展才会越来越快 。 如果国外生态一直优于我们 , 那么我们在应用领域的差距就会被拉大 , 有可能影响未来量子计算产业发展 。
《瞭望》:面对这样的竞争 , 你有什么建议?
郭光灿:要加快营造从研发到使用 , 再到反馈优化研发的市场氛围 。
【信息|瞭望 | 《瞭望》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中国量子计算研发进入第一阵营,应用落后了吗?】一是建议政府和研发企业共同补贴 , 培训购买方企业操作 , 一起促进量子科技产品优化 , 营造量子计算机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
二是组建同类企业产业联盟 , 建立行业的量子计算机应用中心 。 目前阶段 , 每个公司都花高价购买量子计算机的确没必要 , 可以在某个行业集中的地区布局 , 组建应用中心 , 多个企业都可使用 , 集中应用、分摊成本 。
三是提前布局基础设备、材料等领域 , 提前研究部署在应用环节可能遇到的基础问题 。 尤其在市场化过程中 , 要对所需的基础设备、材料等提早着手 。
四是加快人才培养、人员培训、教育科普 。 目前我们在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办了免费的量子计算机培训班 , 让更多人了解量子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 但目前能做量子计算机的还是少数 , 建议在高校布局量子科技本科专业 , 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环节人才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