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761-土耳其天降大旱
作者:中年维特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从2020年夏季起 , 土耳其中西部地区降水较往年减少 , 进入往年降水集中的冬季 , 干旱的形势依旧没有得到缓解 。 大城市人口重多 , 从工厂生产到市民生活都需要消耗水资源 , 当发生旱灾 , 保证城市供水 , 会成为令主政者头大的问题 。
土耳其国内降水量差异还是很大的
这次旱灾主要在中西部
本文图片
目前 , 安卡拉市市长已经向市民公开喊话 , 呼吁节约用水 。 地处西部沿海地区的伊兹密尔市同遭遇旱情 , 其市长表示城市供水的大坝水位持续下降 , 让他难以安眠 。
旱灾是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无数文明兴衰的老问题 , 如今人类减轻旱灾损失的能力越来越强 , 但随着人口膨胀、气候变化 , 旱灾也正变得越来越来频繁 , 这场人与自然的拉锯战还会继续下去 。
生存并不容易 , 死亡也并不遥远
(图片:attraction art/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日趋干旱的农业发祥地
土耳其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板块相互挤压造就了安纳托利亚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 。
所以土耳其以西的地中海沿岸也多是山地
且有众多火山
本文图片
每年冬季风带南移 , 西风从地中海吹来 , 携带水汽为土耳其沿海地区带来降雨 。 地形有利于西部和沿海降雨的形成 , 而水汽则随着深入内陆不断减少 , 到高原内陆就非常少了 。
土耳其降水分布与地形高度相关
降水、耕地、人口、城市都集中在环高原的沿海地带
本文图片
但即使内陆相对干旱 , 沿海山区的降水还是会惠及内陆 , 在高原深处形成众多河流和湖泊 , 辅之以良好的灌溉设施 , 也会出现富饶的河谷 。
安纳托利亚深处-开塞利
土豆收获季与大量的季节性工人
(图片:avuz Sariyildiz/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土耳其的小麦主产区分布在爱琴海沿岸、马尔马拉海两岸和安纳托利亚高原中西部 。 这里冬季降水量较多符合小麦的生长习性 , 灌溉水源易得 , 自古便是小麦主产区 。
崎岖的地形与中东国家的标签
使很多人忽视了土耳其富饶的农业
(图片:Gelia/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黑海沿岸气候湿润 , 是玉米主产区 。 东部贫瘠寒冷的土地是黑麦、大麦和燕麦的主产区 。 沿海地区还是水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
相对干旱的中东 , 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种茶
但土耳其的黑海地区除外(黑海沿岸里泽的茶园)
(图片:canyalcin/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在中东诸国中相对充裕的水资源 , 让小亚细亚半岛的富庶延续至今 , 粮食、蔬菜、水果、棉花在收成正常的年份可以自给自足 , 还出口到国外 , 成为世界第五大果蔬出口国和西亚唯二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
在土耳其出口的各种农产品中
面粉是叙利亚这类战乱地区的重要进口项
对于纬度较高的欧洲市场来说 , 土耳其水果也非常香
(图片:OEC)
本文图片
虽然河流、湖泊、地下水和西风带来的降雨为土耳其提供了相对充裕的水资源 , 并带给小亚细亚长期的农业繁荣 。 但是冬季风带南移带来的降水并不稳定 , 年际差异很大 , 甚至可能出现连续数年的旱灾 。
每年韭菜长势如何 , 能不能割 , 还给看老天的意思
(这韭菜真的粗)
(图片:Scott Woodham Photography/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频繁的旱灾是这里最常见的灾害 , 造成池塘枯竭、粮食减产、牲畜死亡 , 严重时引发饥荒和动乱 , 曾经1876年旱灾引起的大饥荒造成超过20000人丧生 。
而近几年 , 这一带更是极端气候频发 。 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 , 干旱的频率甚至是四年一次 。 作为东南部主要灌溉水源的幼发拉底河上游 , 干旱时期径流量甚至会下降到50m3/s 。
土耳其东部-幼发拉底河上游附近-埃拉泽
(图片:Prometheus72 /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受干旱问题影响最严重的 , 还要数深居内陆的科尼亚盆地 。 这里土地肥沃 , 是土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 但是年降水量不到350毫米 , 常年需要灌溉 。 一旦发生旱灾 , 蒸发量也会变大 , 不但降水减少 , 灌溉水源也会缩减、枯竭 。
科尼亚盆地是内陆重要农业区
科尼亚也属土耳其前十大城市
本文图片
另一方面 ,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有效降低了粮食价格 , 现代医疗又有效提高了婴幼儿存活率和人均寿命 , 土耳其生育率虽快速降低但人口仍在增长 。 人活着就需要消耗水资源 , 而现代生活的清洁要求又会进一步提高了人均水资源消耗 , 土耳其的耗水量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
城里人只能从水价感受到水资源的变化
对于村里人则直接是吃饭问题
(2008年 , 土耳其-科尼亚旱灾)
(图片:Prometheus72/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水利开发与农业消耗
正因为旱灾频繁 , 土耳其格外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开源节流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争议 。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 土耳其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 上马了幼发拉底计划、幼发拉底边境计划、卡拉卡亚计划等15个涵盖灌溉、水利、农业等方面的计划 , 仅在两河上游就计划兴修22个大坝、19个水电站和为179万公顷田地带去水源的灌溉系统 。
土耳其西部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河流
但是东部却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上游
阿塔图尔克水库、凯班水库是上游系统工程的代表
这对于下游的伊拉克、叙利亚是要命的工程
本文图片
中东国家普遍气候干旱 , 单纯依靠降水难以发展农业 , 土耳其将国际河流有限的水量更多贮存、应用于本国 , 就等于无形中占了邻国便宜 。 土耳其开始布局国际河流水利设施时 , 周边国家普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肃性和深远影响 , 作为上游国家的土耳其便宜占尽 。
下游伊拉克的降水量少得可怜 , 严重依赖上游
但内部分裂的伊拉克显然没有太多反制手段
本文图片
当下游国家意识到国际河流水权分配的严肃性 , 土耳其的计划也就无法随意执行了 。 但是下游国家先后发生动乱 , 又给了土耳其可乘之机 , 其高度介入叙利亚乱局的背后 , 除了对库区的政治性警惕 , 很难说没有对两河控制权的考虑 。
上游土耳其、下游叙利亚 , 可谓截然分明
(图片:google map)
本文图片
兴修水利为土耳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 虽然气候明显变得更加干旱 , 旱灾发生也依旧频繁 , 造成的危害却大大减轻 , 动辄造成饥荒的情况已经一去不返 。 水利工程配合其他开发安纳托利亚中东部的计划 , 解决灌溉水源的同时 , 还带动了该国落后地区发展 。 甚至可以说 , 兴修水利提高了土耳其发展的均衡性和社会稳定 。
有了阿塔图尔克大坝 , 周边荒漠变良田
(图片:gokturk_06 /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图片:Naeblys/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除了官方兴修的水利工程 , 非法私采地下水毫无疑问也为缓解旱灾做出了贡献 。 土耳其有200000口井 , 其中半数属于不合法状态 。 这一问题在中部科尼亚盆地尤其严重 , 早在2008年就有92000口井被调查出来 , 合法开采的不到三分之一 。
只不过 , 谁都能看出来 , 这样的行为是透支未来可用的水量 。 只33年的时间 , 科尼亚盆地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了14.3米 , 其中80%的降幅发生在近十年以内 , 并且水位下降还在加速 。
干旱土地上的科尼亚农业基地
地上是丰收的作物 , 地下是不断下降的水位
(图片:google map)
本文图片
然而珍惜水资源的行动不会因为水源珍贵就自发形成 。 目前土耳其节水农业还在推广的过程中 , 大水漫灌依旧是常态 , 农业消耗了四分之三的水资源 , 还带来水土流失、盐碱化等次生问题 。
旱灾愈加频繁
2020年 , 土耳其面临新冠流行、债务问题、经济衰退、地震、对外军事冒险的多重威胁 , 干旱也静静发酵 。
从进入夏天之后 , 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就严重缺乏降雨 。 这种情况恶化到9月 , 迪内尔省降雨量仅有往年的一半 , 大坝水位也缩减到仅剩20% , 河床龟裂 , 农田板结 , 连水库中的鱼都成片死亡 , 遭遇91年以来最干旱的夏季 。 小麦单产下降了30% , 向日葵则直接收成减半 , 并影响到下游的食用油行业 。
一场旱灾 , 种得越多亏得越多...
(图片:Prometheus72/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一些农民为了减少损失 , 只能选择不再播种 。
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 人们本将大规模降水的期待放在了下半年 。 可是 , 如今土耳其已经入冬 , 11月的中西部降水量依旧腰斩 , 旱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蔓延到了安纳托利亚中西部和往日非常湿润的黑海沿岸 。
危
(图片:HSNphotography /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土耳其农业与林业部长帕克米德利(Pakdemirli)已经确认 , 这是土耳其5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 结合17年旱灾的定性 , 似乎5后面还应该加一个0 。
当土壤水分不足 , 小麦播种就会延迟 , 橄榄则会减产、出油量降低 , 甚至成片死亡 。 安纳托利亚中西部作为土耳其最重要的农业产区 , 播种季节的生产秩序被打乱 , 就意味着半年后的收获季节还会有新的麻烦 , 严重时可能威胁到土耳其的粮食安全 。
水对于城市人口是消费
对于农村则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压力主要还在农村头上 , 尤其是水权较低的穷人
(图片:sezer66 /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城市成熟的供水系统时常给人以用之不尽的错觉 , 其实 , 当干旱成为长期问题 , 城市供水的压力甚至会比农村更大 。 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 , 是土耳其排名前三的大都市 , 也是该国人均水资源最紧张的前三名 , 居住在其中的上千万人口用水高度依赖城市周边的水坝 。
比如安卡拉西北方的萨勒亚尔水库
(图片:Bilal Kocabas/ shutterstock)
本文图片
如今三大城市周边的大坝水量明显减少 , 水位普遍只有最高水位的2-4成 。 新冠病毒让国民更重视清洁 , 导致用水量上升了20% 。 这一增一减让大坝库存更禁不起消耗 , 如果不算降雨、调水带来的补充 , 伊斯坦布尔附近的大坝只能再坚持两个月 。
好消息是 , 气象工作者认为1月份降水量会恢复正常 , 这场愈演愈烈的旱灾终于要结束了 。 短期问题容易解决 , 气候变化却难以逆转 , 土耳其的人口增长短期内也不会断崖下跌 , 未来人均淡水资源必然更少 。
土耳其虽然近年来在国际争议颇多 , 但是其国家能力和经济发展是无法否认的 , 对内 , 土耳其未来推进节水农业的速度大概会越来越快 , 水坝也大概率会越建越多 。
那么对外 , 因水而起的国际矛盾恐怕也会愈演愈烈 , 中东可能正走向一个水源争端如油气资源争端一般尖锐的未来 。
中东这几条颇为勉强的大河
实在是不够你们争的
(幼发拉底河 , 图片:NASA)
本文图片
参考文献:
1.https://www.hurriyetdailynews.com/turkey-experiencing-worst-drought-in-44-years-minister-124902
2.https://www.cumhuriyet.com.tr/haber/turkiye-en-kurak-eylul-ve-ekimi-yasadi-bugday-ekilemedi-zeytin-dalinda-kurudu-1795135
3.https://www.climatechangepost.com/turkey/droughts/
4.https://www.middleeasteye.net/news/turkey-drought-dams-low-water-level-rain-agriculture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 , 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农业|土耳其,天降大旱】封面:shutterstock@Yavuz Sariyildiz
推荐阅读
- 环境研究院|国外科学研究:配上“双眼”,农业无人机看得更精准
- 农业|助力新农人 长城汽车金刚炮亮相极飞科技年度大会
- 公司|专访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农业创新与投资大有可为
- 种业|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联手校企建构智慧农业
- 团队|华中农业大学团队找到控制鱼刺的基因,吃鱼不挑刺或成现实?
- 协同|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项目地下结构封顶
- 技术|多款农业无人机等智慧农业科技产品在广州发布
- Samsung|设计师分享“土耳其玫瑰”配色的Galaxy S22 Ultra概念渲染图
- 技术|数智乡村白皮书在京发布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SpaceX|SpaceX成功发射土耳其的Turksat 5B通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