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校IT专业法治教育呼唤“精准滴灌”( 二 )


她说,学校虽开设有网络空间安全类课程,但对于类似涉诈App等新型的电诈手段、乃至涉及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此前并不了解 。“这意味着极有可能被动参与‘制刀’,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IT青年来说,暗藏巨大的危险” 。
“一旦涉罪,后果不堪设想 。”马菊的发言,引发现场多名IT专业在读研究生的共鸣 。
对此,一名长期关注此类案件的武汉网警提醒,武汉警方此前经办的多起相关案件中,尽管有的技术人员称并不知情,但“不知情”不等于可免责 。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任正伟教授的课程是《网络空间安全导论》 。他认为,对年轻的程序员加强安全与法治教育迫在眉睫 。
胡威提到,针对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生,同时需要开展“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类”课程,结合最新案例“精准滴灌”,“必须在青年学子心中划清行业‘红线’,哪些明确不能去踩,踩了会有哪些后果” 。
“能否请你们走进课堂,我们随时可以安排 。”现场,来自多所高校的教师向政法部门发出邀请 。胡书山更是直接建议,政法部门工作人员进校园,结合最新案例开展讲座 。还可以发动高校IT学子参与“捉虫”,查找目前市场上存在哪些问题App,在实践中提升辨别能力、及时自我预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