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科技中心|人类走出太阳系 月球将是中转站】12月17日凌晨 , 携带月壤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 , 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 这也是我国迄今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 。
嫦娥五号任务的主要技术难点有哪些?任务的圆满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17日 , “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主任、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接受了南方日报、南方+采访人员专访 。
谈探月工程
集中展现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
南方日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引发全民关注 , 登上全网热搜 。 在您看来 , 这次任务的主要技术难点有哪些?
杨毅强:首先 , 执行嫦娥五号发射任务的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 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大型运载火箭技术日益成熟 , 也为今后的载人登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嫦娥五号在月球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 如降落、挖掘与起飞等难度都很大 , 其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当属深空测控 。 嫦娥五号的所有动作均来自于地面工作人员在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 , 如何实现稳定、精准的深空远距离测控十分关键 , 事实证明 , 嫦娥五号任务执行得十分顺利 。 可以说 , 此次探月任务是我国强大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一个集中体现 。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 , 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 , 在我国航天史上有何意义?
杨毅强:嫦娥工程立项于15年前 , 当时我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任科研生产部部长 , 当时我们确立了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规划 , 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这项规划如期完成 , 为我国下阶段的深空探测打下良好基础 。
嫦娥五号这次还带回了2公斤月壤 , 对月壤的研究将帮助人类获取大量的空天科学信息 , 进一步加深对月球乃至太阳系的认识 。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畅想 , 未来人类要走出太阳系 , 月球将是重要的中转站 。 从月球出发去往其他星球 , 在轨道等方面比从地球出发有更多便利条件 。
谈落户南沙
努力将广州打造为中国南方航天城
南方日报:一系列的重磅发射任务 , 点燃了公众对航天的热情 。 在广州南沙 , 中科宇航就即将启动建设一个火箭产业基地 , 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
杨毅强:中科宇航是中国第一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企业 , 主要承担中科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于2019年4月正式运营 。
之所以选址南沙建设系列化运载火箭产业基地 , 是因为广州有着较好的工业与产业基础 , 科研实力较强 , 聚集了一批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才 。 此外 , 区位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广州距离海南文昌发射场较近 , 同时出海便利 , 便于到南海甚至赤道附近地区执行海上发射任务 。
落地南沙的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 , 规划面积600亩 , 将集聚一批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进驻 , 我们将努力将广州打造为中国的南方航天城 。
首期100亩产业化火箭制造基地预计于2022年6月建成 , 将具备年产25—30发火箭的产能 , 为商业卫星公司提供发射服务 。
南方日报:对于让“火箭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 , 这个产业基地是否有相关规划?
杨毅强:科普将是该基地的一个重要职能 。 南沙的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整体建设将历时10年左右 , 这里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一个新的国家航天中心 , 还将是对公共开放的科研区域 。 公众只需要通过预约方式、按照预定参观通道 , 就可以现场参观火箭和卫星的研发、生产和发射过程 。 未来 , 我们还将开设公益课程 , 请科研人员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科普讲解 。
南方日报采访人员 卞德龙
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