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身为内容社区 B站没有捷径可走
文章图片
图1/7
来源:AI蓝媒汇(ID:lanmeih001)
作者/魏晓
B站的美股投资人或许想不到 , 就在B站距离300亿美元仅有一小步之遥时 , B站在大洋彼岸却遭遇了新一轮监管风波 。
12月21日上午 ,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对B站监管工作情况 。
2020年以来 ,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中心共接到群众反映B站问题的线索逾五百条 。 按照转办线索 , 上海市相关部门对B站行政立案处罚6次 , 约谈10余次 。
根据通报 , 新近一轮监管整改发生于12月3日 。
当天 , 上海市“扫黄打非”办联合市委网信办、市文旅局对B站进行约谈 , 责令其限期整改2周 , 全面排查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 , 加强视频、直播内容、漫画、图文及相关弹幕和跟评的审核;同时明确要求 , 在验收网站整改工作合格前 , 暂停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新业务新功能的内测或上线 。
而就在此轮通报前的上一个交易日内 , B站站上了自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位 , 目前市值为294亿美金 , 截至目前累计涨幅354.78% , 在中概股领域仅次于更为狂热的蔚来 。
文章图片
图2/7
也正是得益于市值的飙涨不止 , B站不仅超额提前完成了B站创始人陈睿曾于2019年定下的三年100亿美金目标 , 更是一骑绝尘成为了视频行业的领头羊 。 对比之下 , 曾经的头部爱奇艺目前市值仅有128亿美金 。
这正是B站最风光、最受资本追捧的时刻 。
不过此后还能否延续如此强势行情 , 则要打上一大问号 。
因为 , 政策方面已经对外传递出要对B站强监管的信号 。
无论是“反映问题线索逾五百条”、“行政立案处罚6次”、“约谈10余次”等直观数据 , 还是点名B站“内容安全比流量更重要 , 理应把好内容审核关”等严厉口径 , B站所受的监管压力相较以往 , 可能没往日那么轻松了 。
对资本市场而言 , 这未必就构成一个黑天鹅 。
但B站的政策风险难免会放大 。
更何况过去一段时间 , B站之所以能够实现营收、用户规模等高速增长 , 或许正在于B站的内容运营上“变了味” , 即监管口径中的“某些内容涉色情低俗”等 。
举例来理解这句定性 。
AI蓝媒汇曾在今年9月注意到彼时一到深夜 , B站在首页会推荐一些带有涉黄色彩的直播 , 打开之后正是打着ASMR旗号的软色情内容 , 并且该UP主过往上传的内容无论封面、标题还是音频内容都极其不可描述 , 尺度远超正常范畴 , 挑逗撩拨意味十足 。
文章图片
图3/7
另外AI蓝媒汇亦在该名UP主直播间 , 发现有疑似未成年观众身影 。 有用户在弹幕中直言:“明天就要交手机备战高考了 , 求鼓励 。 ”
亦差不多同期 , 市场上有大量网友爆料B站尺度越来越大 , 音乐板块下的钢琴区一水的D-cup低胸限制级封面 。 多位用户还反应 , B站首页推荐也渐渐变味 , 时不时蹦出前凸后翘的小姐姐跳舞的高清视频等 。
文章图片
图4/7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身为内容社区 B站没有捷径可走】这种涉黄乱象在引发市场广泛热议后 , B站并未对外作出回应 , 且在此后一段时间以来 , 根据AI蓝媒汇观察 , 该种现象仍不时存在 。
B站回应的是另一件事——马保国事件 , 是在人民日报点名之后 。
11月初 , B站鬼畜区掀起一股“马保国之风” 。 据统计 , 这其中第一个上传 , 第一个上传的视频 , 至今播放量已达到两千多万 。 截止到B站叫停前 , 平均每分钟有48个马保国视频诞生 , “马保国频道”有2.3万个视频 , 总播放量高达近9亿次 。
文章图片
图5/7
可以说 , B站捧红了“马保国” 。
正是在B站UP主热情的二次创作 , 以及B站独有的鬼畜社区文化下 , 马保国这样一个官方定义为“哗众取宠招摇撞骗”的人成为了爆红IP 。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 , B站也收割了一波高峰流量 , 并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强大的破圈能量 。
文章图片
图6/7
虽然在人民日报点名批评 “马保国”事件是对价值体系的毒化后 , B站第一时间严格限制“马保国”类相关视频 , 并一再强调 , B站用户创作视频的初衷是讽刺、是批判 , 但在外界看来 , B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放任 , 以及流量至上 。
显然 , 现在的B站或许已经不再是过去的B站了 。
陈睿曾在今年6月B站成立11周年之际表示 , 即便B站在用户数、UP主、内容品类等三方面都实现了扩容 , 但B站本身的用户属性和内容的竞争力等丝毫未变 。
但从B站展现出来的一些争议内容 , 以及来自监管方的数次整改通告来看 , B站的内容生态的确是出现了一定问题 。
文章图片
图7/7
B站希望吸收更多的年轻用户 , 更广的圈层 , 而不仅仅将自己的目标用户局限在二次元上 , 它不再甘于只做“小而美” , 也不甘于只成为用户口中的“小破站” 。 从商业竞争角度上来看 , 这是B站需要迈出的一步 。
问题在于 , 本质上身为内容社区 , B站没有捷径可走 。
在强监管信号发出后 , 如何在追求增长破圈的过程中避免内容违规触碰红线 , 就成为了B站的核心考验 。
毕竟监管部门强调:
对于“年轻人的社区 , 监管就应该放宽一点”等错误认识 , 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警钟长鸣 。
附 :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对B站监管工作情况
加强内容安全审核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站(哔哩哔哩) , 被称为年轻人的文化交流社区 , 最新数据显示 , 月均活跃用户1.97亿 , 大部分在25岁以下 。 然而 , 随着B站的影响日益扩大 , “扫黄打非”部门也在其成长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 相关执法部门曾先后对其刊载儿童“邪典”、违规境外动画片、违规使用境外音视频素材、违规广告、多款游戏角色形象暴露、内容低俗等问题进行整治 。
2020年以来 ,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中心共接到群众反映B站问题的线索逾五百条 。 按照转办线索 , 上海市相关部门对B站行政立案处罚6次 , 约谈10余次 。 近期 , 针对B站平台存在的某些内容涉色情低俗等较突出问题 ,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再次部署上海市“扫黄打非”办组织查处 。 12月3日 , 上海市“扫黄打非”办联合市委网信办、市文旅局对B站进行约谈 , 责令其限期整改2周 , 全面排查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 , 加强视频、直播内容、漫画、图文及相关弹幕和跟评的审核;同时明确要求 , 在验收网站整改工作合格前 , 暂停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新业务新功能的内测或上线 。
“扫黄打非”部门始终认为 , 对网络平台加强内容监管 , 不仅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网络空间秩序的维护 , 也是对互联网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呵护 , 要树立“严即是爱”“管就是帮”的理念 。 就以内容取胜、年轻用户为主的B站来讲 , 内容安全比流量更重要 , 理应把好内容审核关 。 对于“年轻人的社区 , 监管就应该放宽一点”等错误认识 , 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警钟长鸣 。
互联网企业驶入快车道是好事 , 但切勿一味追求速度而违规甚至是发生“事故” , 任何时候都别忘了安全第一 。 高速驰骋的企业 , 尤其要注意握好方向盘 , 系好安全带 , 装好“过滤网” , 坚持“未成年人利益至上”原则 , 加大对青少年常接触产品的审核力度 , 源源不断供应符合主流价值观、正能量的优秀文化内容 , 发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 助推“后浪”们安全冲浪、奔涌向前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