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苹果汽车明年将发布,比原计划提前两年,但它还有机会吗?
文/牛耕
编辑 /赵艳秋
苹果电动车可能真的来了 , 但留给它的机会已经不多 。
12月21日 , 有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关键供应链证实 , 苹果预计明年9月发布Apple Car , 比原先计划的提早至少两年 。 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 。
仿照苹果iPhone备料会向供应商催货的惯例 , 苹果也向多家台湾地区汽车零组件厂提出备货要求 , 将它们列入首波供应链 , 包括和大工业、贸联-KY、和勤、富田等 。 甚至电动车供应链已经出现“美国双A”的做法 , 即苹果和亚马逊 。
但苹果已经在造车这件事情上因战略摇摆 , 浪费了很多年 。 如今 , 汽车智能化的高端人才被瓜分的差不多 , 有一票公司在路测里程上遥遥领先 , 消费者心智也被数个大品牌占领 。 苹果的Apple Car还有机会吗?
文章图片
图1/3
苹果造车战略摇摆史
2007年 , iPhone面世的同一年 , 底特律正面临一场浩劫:通用的季度销量首次被丰田超过 , 福特迎来127亿美元年度亏损 , 克莱斯勒被戴姆勒抛弃 , 无人接盘 。
“请乔布斯救救底特律吧” , 《纽约时报》如是说 。
而乔布斯确实有意成立一家汽车公司 。 他与时任大众集团CEO马丁·文德恩见了面 , 讨论一款名为“iCar”的产品 。 2010年 , 他还单独约见汽车设计师布莱恩?汤普森 , 在车内密谈时还把后座同事赶了出去 。
但也许乔布斯没有找到一个令他满意的产品 , 这些设想最后都没有落实 。 2013年 , 直到乔布斯去世以后 , 苹果才推出一款名叫“Carplay”的车载智能操作系统 , 次年又推出了著名的“泰坦计划” 。
“泰坦计划”旨在设计一款电动微型货车 , 而不是如今的乘用车 。 苹果CEO蒂姆·库克给予这项计划相当高的规格:可以从其他项目挖人 , 人数可以超过1000人 。 这也是苹果第一次表示要造一台整车 。
正如人们盯着苹果手机专利一样 , 当时的人们也为苹果的汽车专利所振奋:包括静音电动车门、无方向盘和油门的汽车内饰、AR显示器、Lidar传感器、球形轮子等 。
苹果还在距离库比蒂诺总部1公里远的地方 , 租赁了大量建筑物 , 获得市政府批准建设“汽车工作区”和“维修车库” 。 这些建筑物的名字 , 包括宙斯和雅典娜 , 都与泰坦息息相关 。
在2015年 , 苹果注册了三个域名::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 。 这似乎预示苹果汽车终于要上线了 。
但真实情况却让人们大跌眼镜 。 据MacRumors报道 , 在苹果内部 , 连要造什么车 , 是完全自动驾驶汽车 , 还是半自动驾驶汽车 , 高管间都无法达成一致 。 2016年 , 苹果造车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干脆退出项目 , 由另一位已退休高管鲍勃·曼斯菲尔德接手 。
此后 , 苹果放弃了造车计划 , 开始专注智能化软件部分 。 2017年6月 , 库克表示:“我们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 , 这是核心技术 , 我们视之为所有AI项目之母 。 ”这似乎宣告了苹果造车计划失败 。
这一年 , 苹果也取得美国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的路测许可 , 开始在街道上测试改装后的雷克萨斯RX450h SUV 。
文章图片
图2/3
但即便如此 , 仍然有大量的人相信苹果在制造整车 。 天风证券的分析师郭明就指出:苹果仍在研究整车技术 , 可能在2023到2025年推出苹果汽车 , 它将是苹果的“下一个明星产品” 。 而最近报道指出 , 这一时间可能被提前到了2021年 。
【AI财经社|苹果汽车明年将发布,比原计划提前两年,但它还有机会吗?】现在造车 , 晚吗?
2020年 , 没有一家科技公司不眼馋电动汽车 。 特斯拉的股价从85美元涨到了695美元 , 涨了8倍 。 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也涨了16倍 。 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纷纷联手下场造车 。
对苹果来说 , 现在造车还来得及吗?
需要明确的是 , 科技公司造电动车不在于跟通用抢生意 , 而是作为智能化的载体 , 特别是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 。 华为轮值CEO徐值军有过判断:“未来汽车价值的构成70%不会在传统的车身、底盘上 , 而是自动驾驶的软件 , 以及计算和联接的技术 。 ”
但苹果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 , 实在不尽如人意 。 自动驾驶模型训练需要路测数据 , 而路测里程不会骗人 。 2019年 , 根据加州的公开信息 , 谷歌Waymo的路测里程超过233万公里;苹果尽管没有数据 , 但登记的路测车辆从69辆下降到23辆 。
在市场调研机构Navigant Research发布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排行榜》里 , 苹果和特斯拉垫底 , 远不及谷歌Waymo、通用Cruise或是百度 。
文章图片
图3/3
另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是:苹果不是在开创新赛道 , 而是作为跟随者入场 。
达维多定律指出: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份额 。 因此如果想占领主要份额 , 就要亲自发明赛道 。 苹果iPhone开创了智能手机品类 , 苹果AirPods则开创了TWS耳机赛道 。 但对于Apple Car , 人们还不知道苹果能发明什么 。
过去三年 , 苹果已经从特斯拉挖了大量工程师 , 如特斯拉工程副总裁史蒂夫?麦克马纳斯、驱动系统副总裁迈克尔?施韦库奇、首席汽车工程师道格?菲尔德 。 马斯克都讽刺道 , “如果你在特斯拉干不下去 , 那就去苹果吧 。 这不是开玩笑 。 ”这些人才能起到多大效果 , 要拭目以待 。
但对苹果来说 , 仍有一个机会 , 就是特斯拉的价格下探正损害“豪华车”的品牌调性 , 为苹果让出一个位置 。 在国内 , 伴随降价 , 特斯拉“富人玩具”的地位正在消失 , 已经有部分车主转投保时捷Taycan这样的高端电动车 。 在海外市场 , 会不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如果不想当颠覆者 , 而想成为高端细分市场的赢家 , 苹果可能仍然有机会 。
推荐阅读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苹果|死磕硬核科技,小米要与苹果一较高下
- 手机|1千亿让小米超越苹果?别被雷军的障眼法,忽悠了
- Apple|新专利显示 苹果计划用光学传感器取代手表的数码表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