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主播触碰假货红线“良心带货”应回归本心
_原题是:主播触碰假货红线“良心带货”应回归本心
热点聚焦
该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 还需要平台、主播团队、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规范 , 净化行业环境 。
继“快手一哥”辛巴(本名辛有志)以及罗永浩相继翻车 , 令主播行业笼罩上了一层假货阴霾后 , 近日辛有志的辛选团队一名主播被曝小号再遭平台封禁 。 其中原因为直播中进行虚假宣传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 据统计 , 双十一期间此人位列辛选销售额第二 。
同样在近几日 , 网红主播高火火发布视频 , 就直播间推广的旅游卡与实际不符进行道歉 , 并承诺赔付 。
相信每一个大主播的成长过程都是从良心带货开始的 。 辛巴也是从创新打造电商主播矩阵 , 构建辛选联合做起 , 强调选品质量和热爱行业 , 当初辛巴的产品性价比很高 , 甚至比一些批发价还要便宜 , 货真价实很难让人把他和售假挂钩 , 然而 , 最终冷冰冰的事实还是警醒了我们 。
为什么在发展成熟之后 , 却触碰假货这个红线?
首先 , 这些直播巨头通常都是团队运作 。 产品甄选在团队中有专人负责 , 一些成熟的主播售假 ,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团队选货以及沟通时出现了问题 , 或者说是团队在审查商家资格以及对产品质量把控的时候存在漏洞 , 很可能主播本人并不知情 , 最终造成直播大言不惭售假的现象发生 。 然而 , 这不能代表主播本人就可以不负责任 , 正是因为这些专业团队运作甄选产品 , 消费者才会对这些主播售卖的产品信任 , 因而他们有责任保障产品的质量 。
其次 , 在这些头部主播的商业模式里 , 坑位费是很重要的获利点 。 每次直播推介的产品有限 , 因而会有根据流量确定的坑位费 。 通常来说 , 假货厂家因为其利润空间更大 , 所以会缴纳更高的坑位费 , 一些主播团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受利益驱使就会选择这些假货厂家 。
同时 , 目前来看 , 电商直播领域对于产品售出后的责任界定比较模糊 , 主播也更多地是因为爱护自己的羽翼而去承担一些产品质量的责任 , 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法规责任界定 , 这也给许多主播钻空子的空间 , 从另一面推动了他们售卖假货 。
如今的直播繁荣就像十年前的淘宝 , 五年前的微商 , 都必然会经历一个较为混乱 , 假货较多的一个发展阶段 , 但是这些不能代表直播带货就是一个失败的商业模式 。 该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 还需要平台、主播团队、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规范 , 净化行业环境 ,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 为了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 , 脱离假货阴霾 , 就必须强化相关监管 , 完善行业发展规章制度 , 对主播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 对于涉嫌售假、造假的平台主播依法依规惩处 。 此外 , 需要明确平台、主播、企业三者之间承担的责任 , 尤其是主播团队 , 要明确其售后责任 , 强调其有对于产品质量保障的义务 , 只有这样主播才能真的是为消费者选货 , 从而发挥这个新兴产物的作用和优势 。
电商直播这个新兴事物本身并没有错 , 我们应当通过强化监管、明确责任等方式规范行业发展 , 主播自身也应洁身自好 , 健全平台选品流程 , 担负起消费者的一份信任 , 回归本心 , 不要让“良心带货”只剩带货 。
【新京报|主播触碰假货红线“良心带货”应回归本心】□盘和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李佳琦等带货主播向浙江省消保委提交整改报告
- 合成|AI合成主播丨“十四五”期间力争突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
- 相关|博汇科技:对虚拟主播换脸、语音合成技术进行了研究
- 干线|AI合成主播丨长江干线1.5万余艘船舶用上北斗系统
- 电子商务|花8万元请千万粉丝主播带货最后只卖出6瓶产品 企业怒了:还钱
- 直播|抖音发布2021年直播生态报告 非遗主播收入增长269%
- 人物|花8万请千万主播带货只卖出6瓶护肤品 企业索赔 法院判了
- 电子商务|近三成主播存不合规现象 浙江消保委约谈淘宝、京东等平台
- 视点·观察|网红主播该如何清晰界定劳务报酬所得与经营所得
- 警告!|虎牙:“利用精神残疾女孩做低俗直播”涉事主播此前已被永久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