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 , 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 发布《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会上从基础设施、运输服务、交通科技三个维度 , 阐释为什么说中国已是交通大国 。
文章图片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刘小明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从“连线成片”到“基本成网” 。
整体看 , 我国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和质量实现跃升 , 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 。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网络化 。 与此同时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步伐加快 ,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稳步推进 , 截至2019年底 , 全国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45.9万公里 。 交通、物流、信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 为优化国家经济空间布局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
二是运输服务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
中国是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 。 2019年 , 全社会完成客运量176亿人次 , 完成货运量462亿吨 , 平均每天有4822万人次和1.27亿吨货物处于交通运输中 。 网约车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 , 平台日均使用量超过2000万人次 。 共享单车日均使用量大约是4500万人次 。 快递业务量完成635亿件 , 近10年年均增长39.1% , 快递业务量跃居世界第一 , 相当于每天有约1.74亿件快递 。 我国运输服务的通达性和保障性正在显著增强 ,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注入了强大动能 。
三是交通科技从“跟跑”到“跟跑并跑领跑”并行 。
中国交通超级工程举世瞩目 , 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在今天的中国 , 高速铁路、高寒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 特殊地质公路建设技术攻克世界级难题 , 超大型桥隧技术、港口航道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领先全球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保持同步 ,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领域智能化不断取得突破 。 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等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世界 , “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振华港机等一批国产交通装备标注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 , 洋山港集装箱和自动化码头引领全球 , 互联网物流蓬勃发展 , 刷脸进站、“无纸化”登机、无人机投递、无接触配送等新技术的应用 , 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赵倩 王田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
【中国|为什么说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这些数据告诉你】(下载红星新闻 , 报料有奖!)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影像|听说今天雷总和苏炳添赛跑了?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