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巨人 | 软体机器人高少龙:摒弃规模崇拜 但不要过度地“专”
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报 采访人员 沈怡然 2021年8月 , 高少龙所带领的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软体机器人”)进入了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 可是回顾他人生和创业的转折点 , 最关键的两次转折恰恰是因为没有“专” , 一次是从教师转变成商人 , 另一次是做保温杯产线时 , 为解决内胆易损的瓶颈 , 他需要为软体夹爪发明一种工业软件 。 为了设计软件 , 他专门学习了软件知识 , 并扩充了一支软件队伍 , 才让公司化解危机走到今天 。
高少龙是软体机器人CEO , 这家公司的“独门绝技”是做一种工业软体夹爪 , 直观上看 , 就是硅胶材料制成的“爪子” , 把它安装在机械手臂上 , 基于电动空气压缩的原理 , 用来抓取流水线上易损、易变形的物品 。 本质上 , 它可以替代工人的手 , 是成长于机器代人的潮流中的一种新生事物 。
高少龙的创业 , 始于2015年中国第一批科研人创业大潮 , 他和创始人员来自中国第一个软体机器人实验室 , 而将该项技术进行产业化的企业 , 在全球仅有两家 。
如今 , 公司已经服务20多个制造业行业 , 近400家头部工业客户 , 包括富士康、台达、施耐德、比亚迪、宁德时代、肯德基、安井食品等 。 某种程度上说 , 这只软体夹爪从实验室到产业的转化已经得到验证 , 并具备了横向拓展和复制的可能 。
在采访中 , 高少龙对采访人员表示 , “专”的本质是要把一件事情做精、做透 , 高少龙的团队是市场上第一个做软体夹爪的 , 后来发现单独一个“爪子”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 市面上又没有适配的软件 , 是放弃订单 , 还是投入更大的研发、跨界软件 , 高少龙的选择是后者 。 他认为 , 这并不是一种规模崇拜和盲目的多元化 , 这来自一种技术经营的“狼性” , 就是“我相信我什么都能干” 。
科研人创业
高少龙的创业始于2015年 , 这是互联网、O2O的退潮之年 , 但却是技术创新理想年代的开始 , 国家双创的方向开始转入硬科技领域 , 各地科研院所鼓励科研高校人才下海创业 , 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也开始模仿硅谷 , 在中国的高校之间寻求新技术 。
彼时 , 高少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的一名普通教师 , 学院刚刚成立一间“仿生软体机器人实验室” 。 “从很多方面感知到外界的变化 , 当时的心态是 , 不想就这样过一辈子 , 决定冒个险” , 高少龙回忆 。
从技术本身来看 , 软体机器人的柔性 , 对传统刚性机器人技术是一种颠覆和冲击 , 在研究体系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 高少龙表示 , “软体机器人第一篇开山的文章发表于2009年 , 直到2017年才变成一个学科 。 但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本书能系统性地描述软体机器人技术 , 所有的技术依赖于实验室积累的口口相传 。
推荐阅读
- 生物|两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为畜禽生物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 办证|成都温江公安预约服务小程序上线 让智慧政务服务触手可及
- 创事记|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AI|AI一小时预测出奥密克戎变体结构,误差仅半个原子直径
- 数字货币|金-卡戴珊和小弗洛伊德·梅威瑟因涉嫌加密代币拉高出货骗局被起诉
- 斯达|汉威科技:目前能斯达的电子皮肤已有小批量商用
- 市场|刘作虎:一加达成了一个小目标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真能挑战腾讯?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数字货币|金-卡戴珊和小弗洛伊德·梅威瑟因涉嫌拉高出货骗局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