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景|未来工厂,“浙江制造”新图景】 浙江制造的车间正酝酿着新变革 。
12月23日 , 浙江省首届“未来工厂”发布会上 , 12家企业入围首批“未来工厂”名单 。 透过它们 , 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工厂的“未来”图景 。
今年以来 , 基于智能制造的良好基础 , 浙江在国内率先提出探索“未来工厂”建设 。
走近浙江首批“未来工厂” , 不难发现 , 每家工厂都各有神通——
在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工厂 , 作为国内首条企业自主设计、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断路器全制程自动化生产线 , 每1.2秒即可生产出一个断路器 , 每天生产300万极 。
在巨石玻璃纤维未来工厂 , 石头变丝线的“魔法”背后 , 生产每吨纱能耗仅为0.34标煤 , 全球领先 。
在位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春风动力高端动力装备未来工厂内 , “工厂大脑”实时掌控生产车间内160多个作业单元协同调度 , 以及200多家核心供应商部件监测和2小时生产所需物料直供 。
根据各自优势和特点 , 12家未来工厂被分为四大类型:引领型的“头雁工厂” , 如正泰、吉利、海康;冠军型的“链主工厂” , 如老板、大华、巨石;平台型的“协同工厂” , 如阿里迅犀、中策、东磁;技术型的“硬核工厂” , 如春风、鼎力、东方电缆 。
浙江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 尽管12家“未来工厂”所处行业、各自优势不尽相同 , 但它们在创新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 积极探索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产品+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方面 , 均找准了自己的路子 。
今年8月 , 《浙江省培育建设“未来工厂”试行方案》出炉 。 在此基础上省经信厅经过深入调研 , 组织企业、行业、高校院所等多方面的专家开展研讨交流 , 由之江实验室、省技创中心牵头会同3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和智能制造供应商 , 研究制定了浙江《未来工厂建设导则》 , 明确浙江“未来工厂”建设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建设要求 。
“主要包括数字孪生应用、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社会经济效益等七大关键要素 。 ”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 通俗地讲 , “未来工厂”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充分融合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 以此为准则 , 浙江将把更多发展潜力大、发展趋势好、发展水平高的企业培育成为“未来工厂” 。
2013年至2017年 , 实施“机器换人”的5年间 , 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累计提高51.2% 。 目前 , 浙江在役机器人数量超过10万台 。 这一切为浙江制造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
如果说“机器换人”解决的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问题 , 那么智能化改造提升则是一个更高阶的目标 。 2018年起 , 浙江开始实施“机器换人”升级版——智能化改造提升行动 。
久久为功 , 浙江制造走向智造 , 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 目前 , 浙江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已达263家 , 累计上云企业超40.5万家 , 重点制造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60.7%、工业设备联网率达42.3% , 产业数字化指数全国第一 。
此时 , 浙江建设的“未来工厂” , 正是智能制造阶段性的进阶版 。
首批“未来工厂”名单发布的同时 , 浙江省还公布了16家培育企业 。 浙江“未来工厂”聚焦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新材料、现代纺织、智能家居等标志性产业链 , 将以“揭榜挂帅”方式 , 每年遴选一批入库名单 。
“当下 , 浙江已经拥有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制造企业 , 足以追赶甚至领跑全球制造标杆 。 同时 , 以它们为新航标 , 引领更多有条件的浙江制造企业主动智变升级 。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说 。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 解决方案|蓝思科技:两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工信部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解决方案榜单
- 技术|无锡东亭:智慧创造生活 科技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