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相互宝关停:10年网络互助的功与过( 三 )


《金融时报》制图:相互宝提升了消费者的保障意识
通过降低保障门槛、提升大众保障意识,网络互助有效推动了健康保障市场 。《金融时报》认为,传统保险公司也因此获利,“相互宝是保险公司的意外惊喜 。”
百度的搜索指数也佐证了这个观点——相互宝上线后,重疾险的搜索指数随着相互宝的数据而变化 。也就是说,相互宝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拉升了重疾险的社会关注度 。
电子商务|相互宝关停:10年网络互助的功与过
文章图片

对社会来说,这场“保障公开课”自有价值——网络互助不是保险,上亿的受众却通过相互宝,获得了初步的保险保障意识 。
必然的关停宿命,负责的遗憾告别
这些年,中国互联网的诸多产品,创新之外总伴随争议与困境,网络互助也是一样,经历飞速发展之后,其自身的局限性开始暴露 。
悬在头上的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是监管合规问题 。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打非局提出,要把网络互助平台纳入监管;今年4月谈及网络互助关停潮时,银保监会也表示,网络互助需规范化发展,必须“有证驾驶” 。
电子商务|相互宝关停:10年网络互助的功与过
文章图片

有保险业人士认为,保险行业经过几十年发展,通过严格的牌照、法律、监管制度,行业已成熟有序 。而网络互助在行业环境、模式确定性、可持续性上,验证难度都很大,从监管视角考量,应该很难认可互助模式能在国内发展 。
除此之外,网络互助平台的自身运行,也遭遇了诸多困难 。
金融业公认最难做的是保险业务,但相互宝或许比保险更难做 。相比保险的固定时间缴费,相互宝虽然便宜,且全年分摊金也从未超过官方承诺的188元最高线,但每月两次分摊扣款,还是会让用户产生一次次的“剥夺感” 。
同时,随着用户数增长,相互宝重疾的发生率会慢慢接近社会平均概率,这也意味着救助人数和互助分摊金增加是必然事件,但相互宝在价格上却未管理好用户预期 。
平台快速成长与用户认知滞后造成的错位,导致相互宝分摊金的每次上涨,都会引发网友“抗议”,大量用户随之流失 。
可以说,由于严监管时代到来、用户教育不足、互助金申请争议等诸多因素,相互宝的关停,几乎就是宿命 。
但客观来看,相互宝的关停处理方式,还是负责和稳妥的 。
相互宝平台主动承担了宣布关停后的所有互助,成员不再参与分摊 。目前,相互宝单期分摊金金额约5.6亿,在1月28日正式关停前,三次分摊预计将花费16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