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网|评:明星防疫小程序照片被售卖,身份信息泄露是源头

作者:熊志(媒体人)
近日 , “明星防疫小程序照片被泄露”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
有媒体报道称 , 明星代拍群中 , 有人大量售卖明星防疫小程序照片与查询方法:“1元购买北京防疫小程序查询方式”“2元70多位艺人防疫小程序照片”“1元1000多位艺人身份证号”……
事发后 , 北京市有关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北京市经信局第一时间回应 , 正在对此事核实;北京市公安局也快速介入调查 。
说起来 , 明星身份信息、航班信息、酒店信息及私生活照片被泄露和售卖 , 已算不上“新闻” 。 在网上跟线下 , 这还衍生出了代拍产业链 。 只不过 , 这次被泄露的是明星防疫小程序所用照片 。
在此事件中 , 明星防疫小程序照片被泄露跟贩卖 , 问题涉及两个层面:防疫小程序查询漏洞;明星身份信息泄露与贩卖利益链 。 前者对应的是照片被泄露的技术原因 , 后者涉及的则是问题源头——毕竟 , 要查询明星这类照片 , 掌握其身份证号等信息是前提 。
某种程度上 , 这反映了泄露与贩卖明星身份信息的老问题 , 跟防疫小程序扯上边 , 说明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后的弊害——这可能被用于满足畸形的窥私欲 。

新京报网|评:明星防疫小程序照片被售卖,身份信息泄露是源头
文章图片
图1/1
图源新京报网
据不完全统计 , 此次至少有七十余明星照片泄露 。 这些部分网友眼中所谓的“明星素颜照”被某些网友“传阅” , 的确反映了信息泄露问题的严重 。
但不得不说 , 这些明星信息的泄露 , 不是起于这次照片被泄——从他们的身份证号等隐私此前被黄牛叫卖时 , 他们就是信息泄露受害者了 。 媒体就曾报道 , 代拍行业产业链上游是个人信息买卖 , 通常是票务公司给黄牛明星信息 , 黄牛根据明星信息去机场蹲点、拍摄明星、贩卖明星照片 , 下游则是无孔不入的骚扰等 。
到头来 , 此事提醒了打击贩卖明星隐私利益链的必要性——那些信息贩子兜售的明星个人身份信息是哪来的 , 流向了何方 , 个中的利益链条要查清 , 对涉及违法犯罪的也要严查重处 。 只要个中的利益链未被有力斩断 , 明星的身份信息就随时可能被黄牛、私生饭用来做很多事 , 包括查防疫小程序照片 。
按照法律规定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倒卖谋利 , 情节严重者 , 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要承担刑事责任 。
就现实治理角度看 , 对于这些倒卖个人信息的从业者 , 显然也该发现一例就该打击一例 , 提升其非法牟利的法律代价 。 否则 , 那些代拍产业链的从业者只要掌握了明星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 还可能有其他途径泄露明星的其他隐私 。
这倒不是说 , 防疫小程序代查功能不需要平衡“便利”与“隐私保护”两重诉求 。 防疫小程序代查功能被这些人钻空子 , 个中的漏洞也需要弥补 。 令人欣慰的是 , 眼下北京市各相关部门已及时采取了行动 。
【新京报网|评:明星防疫小程序照片被售卖,身份信息泄露是源头】现实中 , 防疫小程序作为用户出入大商场、住酒店、坐地铁等的重要凭证 , 对于防控疫情有重要作用 。 考虑到有些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不熟练、孩子没有智能手机等情况 , 防疫小程序还开通他人代查功能——本质上 , 这是互联网工具的适老化改造 , 体现了便民本意 。
据媒体报道 , 虽然代查通常会用到姓名、身份证号信息和实行人脸识别 , 但并不是所有的“代查”查询请求 , 都要求人脸识别才显示结果 。
这原本也是出于善意初衷:这款防疫小程序代查功能实行实名认证+“人脸识别非强制触发” , 是为了方便 , 秉持的也是“个人信息最小化采集”设计理念 。 事实上 , 绝大多数人不会批量掌握他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 也没有借查询窥探的冲动 。
但现在看 , 有些人尤其是黄牛、私生饭的使坏动机不容低估 , 他们可能会把该功能“用歪了地方” 。 本来是为老人和孩子着想的人性化选项 , 却被他们拿来作为查询、售卖明星防疫隐私的渠道 。
鉴于此 , 是否该提高代查的验证门槛 , 以牺牲查询的便捷性为前提多一道“人脸识别”的验证程序 , 确实需要考虑 。
而北京市经信、公安等部门及时行动 , 也体现了对隐私保护的敏感性、治理的主动性 。
说到底 , 从源头着手避免用户包括明星的身份信息泄露 , 是重中之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