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400万人疯狂抢购的临期食品,暗藏太多玄机( 七 )
文章图片
图7/7
而好特卖同样存在概率性踩坑问题 , 页子最近在好特卖买了一包虾条和鱼皮 , 回到家后发现虾条的包装已经漏气 , 里边的零食也已经发霉 , 而鱼皮同样有一股很奇怪的异味 。
页子告诉我们 , 这种食品变质的踩坑几率并没有商品本身的口味踩坑率高 , 由于临期商品超市里的很多产品消费者都不认识 , 而且流通迭代很快 , 两天就上新一些新品牌 , 所以选购零食和开盲盒一样 , 一不小心就买到了难以接受的口味 , 特别是进口产品 , 很容易踩坑 。 当然因为价格低也不心疼 , 所以用户尝试的门槛也比普通超市低 。
最近在小红书上 , “薅羊毛不成反被薅”的吐槽贴大批出现 , 越来越多的人和页子、小媛一样在临期食品上踩坑 , 为什么临期超市踩雷率这么高?
临期折扣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引进知名厂商的临期食品和滞销产品;另一种是小牌子甚至杂牌子的食品厂商 , 通常是一些国产小品牌或者不知名进口品牌 。
知名品牌的产品由于名气大、认可高 , 天然就是临期商超的“代言人” , 许多消费者奔着“花小钱买大牌”的心态被“引流”到临期超市 , 即通过知名度高极具性价比的折扣商品将消费者吸引到店后 , 再引导消费者购买其他折扣力度一般、受欢迎程度低的商品 。
对于消费者容易踩雷的问题 , H先生认为 , 每个口味的商品流速不一样 , 喜好人群也不一样 , 对于有名气的大牌来讲 , 往往临期的食品肯定是最不好卖的单一口味的产品 。 而有些商家拿不到大牌的滞销货 , 为了保证丰富的SKU , 就会倾向于拿一些三四线产品来替代和弥补自己在SKU上的空缺 , 这些产品品牌要不就是知名度不高 , 价格本来就很低廉 , 要不就是被消费者抛弃的过气品牌 , 销量堪忧 。
对于商家来讲 , 这些货也伴随着一定风险 。 这些东西销售时确实根本不是流通货 , 只能靠着酷似高大上的外表卖出去 。
一般情况下 , 由于口味难以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求 , 大部分小品牌的商品流入临期市场是水到渠成的事 。
比如 , 新一代消费者热爱低糖低脂的健康零食 , 许多老品牌——旺旺、天喔等老品牌乃至其它不知名品牌的饼干、饮料 , 其口味与消费者需求脱节 , 因此经常“光顾”好特卖的货架也不足为奇 。
某知名食品品牌公司的工作人员S先生也给我们透露 , 一般的零食生产出来后15天左右就能上架到各大商超 , 而比较受欢迎的零食品类在1—2个月内基本能清货 。 公司的食品仓库堆积更多的是本来就不大受市场认可或者推出来的新品 , 比如生产第一批或第二批下来 , 新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 , 只能沦为库存品 , 最后就交给前来采购临期食品的经销商 。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市场|刘作虎:一加达成了一个小目标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真能挑战腾讯?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市场资讯|遍知教育升级D2C平台战略,发布爱奇艺遍知App
- 市场资讯|Wood Mackenzie:疫情阻止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长期下降趋势
- 市场资讯|产业链消息称台积电预计今年营收将增长30% 但利润增长面临挑战
- 市场资讯|电动车造出来就能卖出去?
- 市场资讯|英超官方:与PPTV的纠纷已有判决,将进入追讨欠款程序
- 中国电信|简要回顾一下我国2021年手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