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400万人疯狂抢购的临期食品,暗藏太多玄机( 六 )
临期商超不止于“临期”
由于货源的不确定性太大 , 中游供应链混乱复杂 , 临期折扣店的食品并不局限于临期 , 而是逐渐减少对临期供应链的依赖度 。
12月底 , 小页在逛临期食品时习惯性地看了生产日期 , 发现手里某不知名品牌的锅巴零食竟然在12月1日生产 , 保质期为6个月 , 不免令人有些疑惑 。 后来经观察发现 , 货架上陈列的“不临期”的临期产品还真不少 , 临期折扣店不完全只卖临期产品?
后经询问店员才被告知 , 临期特卖店里售卖的商品 , 很多并非临期 , 那些来自三四线城市、没有太多知名度的商品 , 其实是正期售卖 。
由此看来 , “卖临期”更多是折扣店吸引消费者的宣传标语 , 临期食品只是其中一部分业务 , 临期店“清库存”才是背后的大文章 。
新消费浪潮下 , 层出不穷的新品牌和各大品牌快速推陈出新 , 很多新消费品牌大批量出现 , 口味五花八门的零食也得以催生 。
然而这些不知名的品牌往往伴随着销路无门的状态 , 很多进不去商超的小品牌 , 因为品牌识别度低、难以增加销量 , 往往半路改道把目光投向临期商超 , 成为临期食品店里的“座上客” 。
比如 , 如果不是在临期食品商超 , 很难想象竟然有那么多商家在做气泡水 。 元气森林作为“老大哥”占市场份额的大约90% , 是“引流款” , 被摆在中间位置 , 其他知名度较低的诸如理想天气、轻汽、燃力士等 , 以及你可能完全没听过的品牌汽水则被摆放左右 , 在大型商超找不到踪影的商品也有机会“露脸” 。 这不失为一种“出圈”的方式 。
可以说 , 这些新消费产品卖不出去直接催生了“临期引流+清仓盈利”的临期食品商超盈利模式 , 一定程度上 , 这种模式成为不少新兴品牌和三四线城市品牌的最佳货柜 。
而临期折扣店可以从厂家或一批商直接低价进货 , 越过二批商环节直供终端门店 , 进行临期商品以外的货品补充 , 双方都能从中获利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临期商超成为正期产品的铺货渠道时 , 消费者享受的低价往往就是商品本身的价格 , 甚至有些东西的价格并不比网上便宜 , 只不过很多人进去时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便宜印象 , 再加上标签会虚标原价 , 所以自然而然会觉得占了不小的便宜 。
但商家的羊毛 , 就这么容易薅吗?
薅羊毛不成反被薅
最近 , 对临期食品几近疯狂的小媛冷静了下来 , 她认为 , 临期食品便宜归便宜 , 但踩坑的几率也不小 。 最近一次去嗨特购 , 小媛买了二十多块钱的零食 , 多款都存在糖分过度的问题 , 有一款不知名牌子的米酒更是甜得难以下咽 , 与喝糖浆无异 。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市场|刘作虎:一加达成了一个小目标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真能挑战腾讯?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市场资讯|遍知教育升级D2C平台战略,发布爱奇艺遍知App
- 市场资讯|Wood Mackenzie:疫情阻止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长期下降趋势
- 市场资讯|产业链消息称台积电预计今年营收将增长30% 但利润增长面临挑战
- 市场资讯|电动车造出来就能卖出去?
- 市场资讯|英超官方:与PPTV的纠纷已有判决,将进入追讨欠款程序
- 中国电信|简要回顾一下我国2021年手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