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食品化学危害(13)

组胺的毒理作用主要是刺激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 , 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 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强 , 使血浆大量进入组织 , 血液浓缩 , 血压下降 , 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 , 刺激平滑肌使之发生痉挛 。 食用者的过敏性症状一般在事后1-3小时内出现 , 主要症状包括:尖利或辛辣的味觉、恶心、呕吐、腹部痉挛、腹泻、面部红肿、头痛、头晕、余悸 , 荨麻疹、脉搏快且弱、口渴、吞咽困难 。 必须保证新捕捞的鱼类在较低温度下贮存 , 特别是对于大的鱼类 , 要求有专门的设备和措施迅速散热降温 。 组胺可以在无明显腐败分解气味的情况下产生 。 由于组胺脱羧酶是产生组胺的直接原因 , 因此 , 不论细菌存活与否 , 一旦形成了组胺脱羧酶 , 在鱼体内就能不断发生酶分解反应 , 不断形成组胺 。 该种酶在较冷温度下仍有活力 , 在冷冻温度下比细菌更稳定 , 并且解冻后能迅速恢复活性 , 产生毒素 。

⑤动物甲状腺毒:如果牲畜屠宰时没有进行甲状腺摘除 , 使之混在喉颈等碎肉中被人误食就会导致动物甲状腺毒中毒 。 甲状腺的毒理作用是使组织细胞的氧化率突然提高 , 分解代谢加速 , 产热量增加 , 交感神经中枢过度兴奋 , 并影响下丘脑的神经分泌功能 , 扰乱肌体的正常内分泌活动 , 各系统和器官的平衡失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