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钊 对俄罗斯作家而言,文学是通向真理的道路( 三 )

新京报:丛书的作品,从风格到思想,都有巨大的差异,在文本的选择上,有怎样的选择条件?

汪剑钊:你对这套书的观察非常敏锐。确实,丛书所收作家在风格和思想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也是有意为之的。前面说过,俄罗斯文学是一座富矿,它的“富”也是由各种各样的差异构成的。我们在文本的选择上最看重的是作品的独创性,也就是作家为读者给出的个性,他独有的东西。比如同为讽刺作家,阿韦尔琴科与苔菲,前者擅长描摹,写作对象生动,富于活力,后者则善于在机智的对话中展示幽默的艺术。

新京报:据言丛书将出版100册。如此庞大的数量,需要众多译者的辛苦劳动,在译者和译文方面,会有怎样的要求?

汪剑钊:丛书计划做100本,这是一个很大的体量,需要众多的俄罗斯文学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为此,我非常感谢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合格的译者并不多,这使得我们在对译者的甄选上也格外小心,进入这个团队的人员既需要精通俄语,又必须在文学素养上有一定的造诣,如此,他(她)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俄罗斯作家的使命感源自何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