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钊 对俄罗斯作家而言,文学是通向真理的道路( 五 )

汪剑钊:俄罗斯作家有很强的使命意识,不是为文学而文学。对他们而言,文学是通向真理的一条道路。吉皮乌斯就认为,所有诗人的所有诗歌,都不过是一种祈祷。这也形成了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以技术见长,而以思想取胜。当然,这并不说俄罗斯文学没有形式的考虑,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俄罗斯作家很多深刻的思想也被包蕴在精妙的语言形式中。

新京报:相较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俄罗斯文学长期居于中心地位,因此有“文学中心主义”的说法,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形?这一情形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汪剑钊:俄罗斯是一个宗教感、伦理意识很强的民族。文学之所以被看做中心,和它借助语言媒介有关。某种意义上,俄罗斯文学实际承担了哲学、政治学的功能,一些政治上的主张和哲学探索都渗透到了文学中。这也是唯美主义在俄罗斯一直不太流行的原因之一。这一情形对其整个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一方面,文学作品耐咀嚼,我们在阅读中可以获得很多人生启迪;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副作用,一部分作品存在严重说教味,这在一些大作家身上也有所体现,如托尔斯泰。需要说明的是,俄罗斯的绘画音乐也非常出色,拥有世界上一流的艺术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