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尝鲜”,资本热捧,D2C是家居业下个风口?( 九 )

已有多个品牌被天价营销拖垮,其中不乏曾经的“优等生”,如英国盒装床垫品牌Eve Sleep和美国D2C家具品牌Dot&Bo。前者创办两年多就完成三轮近千万英镑的融资,并一跃成为上市公司,但由于盈利能力不足、出海战略失误,创始人被迫下台,股价已跌至上市时的十分之一;后者曾获得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但由于资金链断裂而一度停业,最终被阿里巴巴持股37.6%的美国电商平台Opensky.com收购。

而且,伴随大量竞争者涌入,D2C家居品牌面临严重的同质化:从无衬线Logo字体、简洁的官网首页、简单的产品矩阵、如出一辙的设计到雷同的营销方式,人们越来越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差别。

事实上,相当数量的D2C家居品牌背后都是同一个营销公司在运作——Red Antler。也无怪乎它们会拥有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外貌了。

拼多多“尝鲜”,资本热捧,D2C是家居业下个风口?

(Twitter用户调侃D2C初创公司同质化,获得大量转发点赞)

当所有竞争者都是同一商业模式下的产物,商业模式本身就很难成为一个宣传的噱头。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对D2C感到厌倦,调侃此种模式的推文获得大量转发点赞:“纽约初创公司三步曲:1.随便选一种消费品;2.把拿到的风投全用来请你请得起的最好的营销公司;3.买地铁广告(切记Logo要加粗和空格),收割千禧年一代”,仿佛D2C已沦为商家的又一层套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