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尝鲜”,资本热捧,D2C是家居业下个风口?( 七 )

低SKU、低SPU是D2C家居品牌的其中一个共同特征。组合沙发、定制家具等品类款式稍多,一个品牌约有20个SPU;而专注床垫、折叠床和床上用品等标准化商品的品牌,SPU基本在5个左右,SKU不会超过20个;油漆品牌Clare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线,提供的颜色仅有较畅销的五十种;生活杂货品牌Brandless的SKU约为300个,对标的无印良品则超过7000个。一些曾经提供多个SKU的品牌也在着力削减,Inside和Burrow近年都在减少面料的可选花色,只保留其中最受欢迎的那部分。

英国Simba床垫中国区总经理林奇琪女士向亿欧透露,这是走“爆款思维”、帮助消费者快速决策的有效方式。

在D2C模式下,品牌建立了用户黏度,消费者获得了具有用户思维、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可谓达成了双赢。

蓝海变红海

成本上升与同质化迷局

正是D2C的优点为行业招致了难题。

随着这种模式被创业者和投资人广泛认可,越来越多品牌涌入D2C领域,每一个家居行业的细分赛道都出现了至少一个D2C品牌。盒装床垫的竞争最为激烈,根据Curbed报道,美国可能有150个已经成功触达消费者的盒装床垫品牌,如果算上那些没有开展营销、不为人所知的品牌,整个市场内的盒装床垫品牌或许会达到500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