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淡布隆大桥:全预制零着陆高效建造( 九 )

2.贯入度控制过严 。 根据Hiley公式计算的贯入度太小 , 以计算贯入度控制收锤 , 会导致锤击过度 , 造成桩头破坏和桩尖破坏 。

3.桩尖形式对部分地层适应困难 。 地勘资料显示 , 部分地段岩层埋深较浅 , 闭口桩尖端板及米字板厚度较小 , 且米字板采用中尖形式 , 不适宜穿越较硬岩层 。

共采用5项技术改善了管桩的打入质量:

1.优化锤帽结构 。 在锤帽内均匀加焊8条宽90mm、厚6mm的钢板 , 将单侧间隙由15mm减少到9mm , 有效地保证了桩身和锤帽的同心度 , 同时大大减小桩身晃动 , 保护了接头焊缝 。

2.优化桩尖结构 。 根据岩性不同 , 分别进行平底十字及平底米字桩尖设计 。 通过改善桩尖设计 , 使得管桩穿越硬质岩层能力大大提升 , 桩身破坏率明显降低 。

图6

3.优化管桩结构 。 桩顶裂缝区长度为2m左右 , 在桩顶3m范围内加密箍筋 , 间距由100mm减小到50mm , 锤击端裙边有原来的1.6mm改为3mm , 以增加裙边对混凝土的包裹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