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球低谷震荡:汽车全产业链“谋变求生”( 五 )

不过,激烈的价格战之下,从短期来看,可以缓解销量的压力,但却也让车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从长期来看,价格战的负面影响其实很大。不断下探的车价,也会影响车企的品牌溢价,甚至会造成价格紊乱,新车定价难。

“2018年以来的乘用车市场低迷是结构性低迷,乘商分化现象明显,乘用车低迷主要是中小城市和自主品牌的低迷,房地产的吞金效应对居民可选消费品的影响较大,对购车消费尤其有一定影响,未来随着稳定车市消费的政策逐步推进,乘用车消费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5月5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他认为,车市下行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从这两个月的销量数据来看,市场已经有回暖的迹象。随着增值税下调、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政策的出炉和落地,下半年的汽车市场仍然值得可期。

不过,随着国六排放标准即将执行,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下半年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国际车企达到国六标准,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和准备事件优势,加上核心排放零部件企业由外资控制,国六标准对于自主的压力巨大,国六标准的急加速导致自主品牌的产销压力巨大。”崔东树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