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教风口上的“三节课”( 六 )

具体来讲,不能再做裂变和打卡的模型后,三节课会更偏向于找到长线的、不变的运营方法和能力,发现一些不变的规律传递给用户,然后用户就可以根据不变的逻辑不断适应变化的玩法,可能这次微信打卡的手段禁止了,但是之后在新的维度里面一定会有新的玩法产生。以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在上周发布的一篇文章中举例,假如三节课的课程在“增长裂变”这个部分,主要讲的不是各种增长裂变的工具、玩法,而是在讲“基于社交关系链的流量获取和运营手段都有哪些”,然后再把微信生态下的各种增长裂变玩法作为案例加入到其中,或许会更好。

“三节课的理念是希望能够去探索每一个岗位的底层能力,这些能力大多倾向于几年不变的,技巧性的东西其实可以通过很多案例研究和分享讨论得到,迁移性很快。”后显慧总结道。

产业升级带来红利需求,作品集是学员核心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2017年末,三节课迎来了第二波热潮——互联网下沉和产业升级,许多传统岗位和职业人群都开始向互联网靠拢,企业也在进行转型。例如链家正在从房地产中介向贝壳的模式转型,许多金融机构也在进行数字化、科技化转型。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企业端的需求增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