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变奏曲:帕慕克笔下的土耳其家国史( 八 )

不过,如果耐心细读,人们也许会从《雪》这部作品中找到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边缘基层社会,为何及如何被极端主义势力所渗透这一世纪性挑战的答案。在这部小说中,帕慕克以极大的勇气碰触到土耳其政治中不少现实和历史的敏感点乃至溃疡:基层社会的保守伊斯兰化、亚美尼亚大屠杀、库尔德人问题、军人干政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多少带有帕慕克自己人设的主人公,并没有以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来检视卡尔斯城的社会生态,而是试图以一种理解之同情的姿态来对原教旨主义者及其追随者的激情与梦想进行浸入式考察。从“雷菲克”到“卡”,土耳其的精英西化知识分子终于开始意识到只有充分拥抱现实,才能更好地捍卫土耳其的现代化遗产。

帕慕克的这一姿态,自然令政府乃至“主流舆论”感到尴尬和被冒犯。不过,帕慕克虽经历困扰但仍然在土耳其享有创作自由和崇高声望与人气的事实表明,土耳其的政治弹性空间依然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一如帕慕克的勇气与对现实关照的执著值得人们尊敬。

非常有意思的是,帕慕克似乎颇有意把自己的小说作为“信史”来呈现,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增信加持:比如通过反复出现的场景设置、角色和事物,以构建一个一统性的意象性符号矩阵,以及让不同小说间的人物相互“提及”,以构成一种遥相呼应的互文效果,让读者感到自己“陷入”一种虚实结合而又有机统一的叙事场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