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冲击波:流动性分化何时休 债券结构化发行会否终结?( 四 )

一位华南银行业人士认为,对非银机构而言,负债端受到冲击,流动性的管理较易解决,但是因为负债端剧烈变化,流动性风险剧烈提高,导致资产结构逻辑会变,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的资产端会提高相应批准要求。

告别结构化发行?

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或是,去年逐渐开始流行起来的债券结构化发行或将逐渐终结,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达了类似观点。

经过同业整顿,影子银行下的资金链条被压缩,但是资金从大型银行向小型银行传导,仍给部分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带来两个效应。

在资金端,经过同业链条的资金价格,稍有不慎便超过部分中小机构的资产端利率,压缩其息差。在此压力下,一部分机构被迫通过进一步的“放杠杆”,通过结构化设计等引入资金,以加杠杆的方式拉低负债端利率。在资产端,一些中小机构将信用进一步下沉,以激进的风格配置资产。

资金端和资产端激进的风格往往是彼此配合。例如,去年以来,市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是结构化发行债券类产品,部分发行人以自有资金作为劣后资金,撬动银行资金为优先级资金,优先级与劣后级比例一般在1:1到2:1之间,银行资金则是从资金市场拆解7天、14天等不等的短期资金,利率一般在2%-3%不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