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人造肉”来了,它是我们饮食的未来吗?( 十 )

青苔行星的目标受众是追求潮流的年轻人群。除了率先引进国外流行的Impossible Burger,这家素食餐厅也开发了不少创新菜品,轻快的现代设计风格与科技感的智能点餐体验也在迎合年轻人的喜好。

【深度】“人造肉”来了,它是我们饮食的未来吗?

素食餐厅“青苔行星”。

【深度】“人造肉”来了,它是我们饮食的未来吗?

素食餐厅“青苔行星”。

而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消费者对植物肉品类的需求与国外不同。

西方植物肉产业的下游以汉堡肉饼为主,所以他们花了更多精力研发肉饼,但中式菜肴要求肉的形态和使用场景更加多元,肉块、肉丝的需求会更多。“中国人做肉有煎炒烹炸焖等多种做法,而且东南西北的口味习惯不同,这些对产业的蛋白成型技术、风味技术的要求会更高。”周启宇说。

虽然中国在植物蛋白加工技术上有一定基础,但距离逼真地还原出真肉的质地、口感、风味,并能稳定可控地生产,仍有不少尚未攻克的难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