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后的Costco能找到“长寿秘笈”吗?( 三 )

据其2018年财报显示,该财年销售额为1384.34亿美元,会员费达31.42亿美元,与其当年31.34亿美元的净利润不相上下,也就是说Costco的盈利水平绝大程度取决于有多少付费会员以及付费会员的续费率。再加上Costco所有商品只能赚取1%~14%的毛利,如果要超过14%,必须上报给董事长签字审批。所以Costco的平均毛利率均保持在13.11%上下,平均净利率也只有2.12%左右,即大部分产品(每件),Costco只能赚13.11美元,且净利润在2.12美元左右。

很明显,Costco并不靠卖东西赚钱,在美国市场,Costco也并不仅仅是家零售超市。除出售食品、日用品外,美国的大部分门店还建有Costco的加油站,会员加油则可以享受相关优惠,油价也相对便宜。另外Costco依托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对自营商品有着极强的把控能力,更何况相对中国市场而言,美国市场流通体系较为简单,没有多层分销的概念,极大的提升了Costco的议价空间。

比如其自营品牌Kirkland Signature,便是Costco通过与上游制造商合作生产,省去中间成本后,使得其商品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低近20%左右。Costco首席财务官Galanti曾表示,目前Costco三分之一的销售额均来自于该品牌。而据瑞银集团的报告显示,假如Kirkland Signature单独上市,其市值可能在750亿美元左右。“Costco会以较低的毛利去销售更多的产品来增加利润,而不是去提高产品的毛利。”青松基金投资副总裁孟德洋对《中国企业家》解释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