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美元砸醒了自动驾驶的梦( 七 )

部分公司一开始就有做“限定园区低速车”的业务分支路线,暂且能讲好一个短期的故事。虽然收入能做多大另说,但这是目前仍然受资本欢迎的故事发展路线;

也有企业正在向车厂做技术输出,赚取一些所谓的“技术咨询费用”,更直白点就是“教学费”,有点穷的师傅要负责教会有钱的徒弟。

再或者就是帮忙做好一个车队,因为有车厂希望能弄一个无人驾驶车队出来演示,但他们自己能力可能不够,所以就先让技术公司帮忙,按每辆车来付钱。

“国内车企与国外有着显而易见的研发实力差距,对数据的处理权限也有一定程度放宽,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技术公司很大的存活空间。” 一位车企人士认为,如果放低身价,国内市场其实有一些可以发挥的想象空间。

能坚持做L4级的,一定特有钱,或者不差钱,事实是很多大公司可能都撑不住了。

现在无论是养活技术团队,或者是自己完全负担几百辆车的部署,再或者采购自动驾驶需要的昂贵零部件(激光雷达,单颗高线数产品可能比一辆车还贵),都要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而持续烧钱望不到头,资本自然是吃不消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