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复星国际的成长之路(11)

周期性公司的投资逻辑是相似的。复星现在又到了击球区,调整后NAV25港币/股,这还是旗下很多上市公司在熊市中跌了30%-50%之后,进一步下跌的概率和空间都比较小,而且这一次调整后NAV和利润的质量也比上一轮启动前更优秀。

根据我对复星持股的上市公司和资产的梳理,向上看,未来三至五年内的某一天,复星的NAV达到2700亿港币,每股NAV回到32港币/股以上是大概率事件,而股价只要能达到0.6倍的调整后NAV就能实现翻倍的回报。另外,复星全球合伙人的大量期权将在未来两年内到期,行权价在11-13元之间,如果股价在此之下,全球合伙人的奖金基本就吹了,相信公司会更努力的做好信息沟通、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独立董事增持释放出来的价值低估信号远比大股东增持更可靠。

向下看,5倍的PE,0.65倍PB的估值,相当于地产和钢铁公司,但是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布局和前景要优于大多地产和钢铁公司。分红方面,当前3.7%的股息率,郭总在中期业绩会上已经明确表态未来几年的分红稳定、可持续。给了机构投资者稳定的分红预期。

复星的负面逻辑在长期充分的演绎后,公司的基本面和业务布局来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候,估值也达到了上市以来的前5%分位,而市场并没有反应公司积极的变化以及复星生态的未来潜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