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缩表”?这次你又误读了( 三 )

此外,从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一项来看,今年7月,该项为103111.63亿元,环比增加1251.32亿元,显示央行对银行体系释放了流动性。但增幅较6月(1854亿元)环比小幅下降,主要因为7月公开市场操作是净回笼的,但是对其他存款性债权是增加的,说明央行采取了其他的补充流动性的方式(比如再贷款、再贴现)。

从负债端来看,7月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储备货币和政府存款。具体来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大幅下降,促进储备货币环比大幅度下降。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是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针对7月环比大幅减少,这可能是受到降准的影响,5月15日、6月17日、7月15日央行分三次下调服务县域的农商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至8%,银行缴纳的超额准备金下降,多家机构推断这是导致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环比下降的一大原因。但这一导致“缩表”的原因实则是释放流动性的。

此外,负债端的政府存款季节性回升,这主要是财政收支顺差助力。7月政府存款为41754.33亿元,比上月增加6,071.81亿元。但事实上,这一看似扩表的现象并非宽松。一般而言,积极的财政投放会导致央行负债端财政存款减少,这虽体现为“缩表”,但实则是释放流动性,央行有时停止公开市场操作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财政宽松。

推荐阅读